據悉,韓國擬將暖炕技術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該消息一出,有中國網友呼吁有關部門把與暖炕技術類似的火炕技術申請非遺。18日下午,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中國暫不會將火炕技術申請非遺。(3月18日《新京報》)
如果不是韓國提出為暖炕技術申請非遺,相信不會有多少中國人認為火炕有“申遺”的必要。原因很簡單,“申遺”的初衷是保護,而仍在被廣泛使用的火炕,怎麼也不像是亟待拯救的瀕危技術。正如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高巍認為,類似於火炕的制作技藝,“實事求是地說,從全球非遺保護的層面看,它的重要性差得較遠。”但一聽說韓國“申遺”,一些心急的中國網友就不淡定了,紛紛呼吁文化部門趕緊出手、半道截胡,這不得不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申遺”究竟是為了什麼?
“申遺”不是賭氣、比賽,不能見不得別人好,不必唯恐落人后﹔“申遺”也不是專利申請,就是韓國“申遺”成功,也不意味著韓國擁有了一項排他性權利,其他國家就不能再使用類似技術﹔“申遺”更不是終極裁決,決定一個國家文化水平的高下。“申遺”的本質,是從全人類的角度出發,展示和傳承人類文明的燦爛成果,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故此,文化部非遺司“中國火炕技術暫不申遺”的理性表態值得肯定,即使韓國在“暖炕申遺”之路上先行一步,我們也不必在“火炕申遺”上亦步亦趨。一者,跟著別人的節奏“申遺”,不僅不能提升民族自尊,反而暴露出文化不自信﹔二者,本為營造全人類文化認同感的“申遺”,絕不應被打造成民族文化對立的擂台。“申遺”或者不“申遺”,火炕就在那裡。已經擁有最多“非遺”項目的中國,還有什麼必要為了“申遺”而“申遺”,或為了不讓別人“申遺”而“申遺”呢?值得追問的是:如果褪去了“兩國爭搶”這個元素,還有多少人真正關心“火炕申遺”本身?說到底,對於文化,我們的心態還是純粹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