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宋徽宗《千字文》等36件國寶級書畫作品匯杭州

劉慧

2014年04月16日08:12    來源:浙江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宋徽宗《千字文》等36件國寶級書畫作品匯杭州

  今天是星期一,浙江博物館武林館區休館。但記者走進三樓書畫展廳,一股神秘的氣息扑面而來:一片忙碌的身影,個個臉上一副嚴肅的表情,他們正在為4月18日起開展的《唐宋元書畫珍品特展》准備。

  由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與錢江晚報共同推出的《守望千年:唐宋元書畫珍品特展》,將有張旭狂草、宋徽宗《草書千字文》、宋高宗《草書洛神賦》、宋李成《茂林遠岫圖》、宋徐禹功《雪中梅竹圖》、元趙孟頫《飲馬圖》、元王蒙《太白山圖》等共36件(組)唐宋元國寶級珍品,浙博鎮館之寶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也同時現身。

  “因為這次展出的書畫最早到唐代,距今已有千余年的歷史,加之大量書畫都是絹本,對展出環境的溫度、濕度特別敏感。”浙博書畫部主任趙幼強說,對於古代書畫的展覽環境,國家有專門的規定,按照目前的狀況,展廳將被控制在20攝氏度左右,濕度55度。兩家博物館專家在為特展做最后階段的測試,以確保萬無一失。

  記者獲悉,本次展覽的36件(組)書畫中,32件(組)來自遼博,集中了遼博古代書畫的大部分珍品。遼博堪稱北京故宮、台北故宮之外的又一座中國古代書畫聖殿,其歷代書畫收藏享譽海內外,尤以晉、唐、宋、元書畫珍品最為可觀。當年,末代皇帝溥儀在清宮舊藏中挑選千余件國寶出逃未果,其中的一部分成為遼博最早的館藏。本次遼博的參展作品,件件堪稱中國書法繪畫史上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國寶級珍品、極品與孤品,因此一直被妥善珍藏,難得“出游”。尤其是李成《茂林遠岫圖》、馬麟《荷香清夏圖》、宋佚名《摹顧愷之洛神賦圖》等多件中國書畫史上地位特殊的作品,極少走出遼博展出。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還是國家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之一,也極少出館。趙幼強透露,這些國寶級珍品赴杭,經過了兩地文物部門的種種努力,浙博還將書畫展廳進一步改造以適應國寶展出。

  據介紹,作為對南宋故都杭州的特別心意,遼博展品中有19件為南宋時期佳作,包括宋高宗趙構《草書洛神賦》、宋孝宗《草書后赤壁賦》、南宋四大家之一馬遠《鬆壽圖》、馬遠之子馬麟《荷香清夏圖》、文天祥《草書木雞集序》、陸游《自書詩》等。這些書畫的作者,杭州人聽來尤為親切。

  宋高宗、宋孝宗是南宋建都臨安后的前兩位皇帝,他們當年生活的皇城和德壽宮遺址就在今天杭州鳳凰山和胡雪岩故居一帶,而馬遠、馬麟更是杭州婦孺皆知的名家。文天祥書法墨跡留存不多,目前全國僅有3幅,《草書木雞集序》是他投筆從戎前最后的作品。陸游的《自書詩》則是他80歲時用猩猩毛所做的筆書寫的行草,是難得一見的陸游書法。這些佳作重回“古都臨安”,是杭州的一件盛事。

  此外,浙江人特別熟悉的元大家趙孟頫(吳興,今浙江湖州人)書畫,遼博藏有6件,這次也特批4件集中赴杭,包括《行書波羅密多心經冊》《行書歸去來辭》《行書秋聲賦》和《飲馬圖》。

  展覽還有4件展品來自浙博。浙博館藏書畫以明清為主,這4件宋元遺珍更顯珍貴,包括晚唐《佛說阿彌陀經變相圖頁》、元代趙孟頫《吳興賦》、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和朱玉《揭缽圖》。

  浙博館長陳浩說,因為這次展出的書畫珍品大多是中國藝術史上赫赫有名的珍品,預計將迎來大量省內外觀眾。浙博武林館區書畫廳面積600平方米,估計最多同時容納200位觀眾,一天最多可以進3000人,而且展期內還包括五一小長假,因此,浙博已做好了在特殊時間發門票限流的准備。

  提醒大家,浙博武林館區每天上午9點至下午4點半開館,周一閉館,展期至5月18日。春天裡,讓我們共享一場藝術盛宴吧。

  記者 劉慧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