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翡翠玉器大熱 天然翡翠珠項鏈拍出2.14億港元

楊寧舒

2014年04月24日07:13    來源:黑龍江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天然翡翠珠項鏈拍出2.14億港元

  在日前舉行的香港蘇富比“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春季拍賣會上,來自傳奇名媛芭芭拉·赫頓舊藏的天然翡翠珠項鏈,以8800萬港元起拍,經7名投標者歷時20分鐘激烈競投后,最終以2.14億港元成交,刷新了翡翠首飾世界拍賣紀錄,再次引發人們對珠寶翡翠市場的關注熱度。據悉,本次蘇富比珠寶專場共上拍321件拍品,其中264件成交,成交率約為82%,總成交額超8億港元。

  翡翠玉器全球大熱

  傳奇名媛芭芭拉·赫頓是少數以鐘愛及收藏翡翠而聞名的西方名流之一,人稱“億萬寶貝”。據介紹,由她舊藏的這條“億元翡翠珠項鏈”是1933年她與喬治亞王子AlexisMdivani成婚時,其父特意為她在卡地亞訂制的結婚禮物。項鏈在Mdivani家族珍藏逾50年,直至1988年才首次現身拍賣場。當年此項鏈以200萬美元天價成交,轟動一時,成為以全球最高拍賣成交價的翡翠首飾。6年后,此項鏈再在香港上拍,成交價飆升至420萬美元,升價逾一倍。人們相信項鏈上的27顆“老坑”翡翠來自中國清末宮廷,顆顆瑰麗非凡,加上卡地亞鑲配的紅寶石鑲鑽鏈扣,充分體現了擁有者的非凡身份和氣度。項鏈本身輾轉流傳於西方上流社會,被譽為拍賣史上最貴重的翡翠飾品。

  應該說,翡翠玉器的大賣始於中國。數千年的中國玉文化培養了中國人對玉石、翡翠最執著的熱愛,所以凡是有翡翠拍品的地方,就一定有亞洲藏家躍躍欲試。在珠寶尚品拍賣板塊,香港一直是亞洲乃至世界關注的中心之一,貴重翡翠的拍賣價格從2000年最高成交單價的千萬元以上,至今已經攀升至億元天價。隨著中國買家的實力強大,全球拍賣市場上翡翠的競投氣氛日趨熱烈。

  翡翠一直是國內珠寶市場大熱門,盡管近兩年市場也經歷了動蕩,但高檔翡翠的價格始終居高不下,且年年攀升,每年漲幅都在30%~50%左右。行家分析認為,翡翠價格高漲的主要原因在於近年來原料稀缺,目前中國市場上的翡翠玉石95%以上都來自緬甸,而緬甸政府為了從翡翠交易中獲取更大利益,抑制翡翠原石出口,供應量的減少增加了投資者的緊迫感,導致翡翠原石的價格不斷炒高。但專業人士同時提醒消費者,相比高檔翡翠價格年年上漲的行情,中低檔翡翠的價格則一直比較平穩,其價格的穩定性和投資性,是無法與高檔翡翠相提並論的。

  “彩寶”時代來了

  在國際拍賣市場上,鑽石始終是珠寶板塊中當之無愧的明星,無論是鑽石還是彩色鑽石,總是每一個珠寶專場Top10中佔據最多席位的重要角色,資源稀缺與需求強烈成就了鑽石“以最小體積蘊涵最大價值”的不爭事實。然而2008年以來,珍稀有色寶石越來越得到更多藏家的認可,和鑽石一樣,有色寶石資源同樣日益稀缺,而和鑽石的大幅升值相比較,有色寶石還存在無可估量的潛力空間。因此一些專家預言:彩色寶石的時代來了!

  201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由Etcetera設計的緬甸天然鴿血紅紅寶石項鏈以4940萬港元的成交價,創下紅寶石項鏈世界拍賣紀錄及當代珠寶設計師Edmond Chin的世界拍賣紀錄。今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一條由60顆天然緬甸紅寶石及若干鑽石鑲嵌而成的項鏈以7740萬港元的價格成交。

  與拍場上的天價珠寶相比,普通消費者偏愛彩色珠寶中的水晶、碧璽、玉髓等,這些寶石價格平易、造型時尚,因此受到女性消費者的喜愛。與貴重的翡翠黃金相比,水晶愛好者更喜歡其價值背后的吉祥寓意,比如紫晶可以增長智慧,粉晶旺“桃花”,綠幽靈招“正財”,碧璽“旺夫”等。據統計,購買彩色寶石的人群以“三高”女性為主,她們的購買目的不是為了收藏,而是為了佩戴,滿足女人常變常新的心態。

  變現不易謹慎投資

  雖然寶石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具有較大的升值空間,但是一方面它們不像黃金,有統一的價格與衡量標准,並且有暢通無阻的流通渠道﹔另一方面,市面上的寶石魚目混珠,各類寶石造假、以次充好的手段層出不窮,常讓收藏人士防不勝防,即便帶有各類寶石鑒定証書,也難以考証。所以業內人士一再呼吁,投資者在購買寶石時需要謹慎再謹慎。

  目前國際社會認可的貴重、具有保值升值空間的寶石種類有限,即使是高端鑽石、翡翠等貴重寶石,依然面臨“有價無市”的投資瓶頸。而國內幾乎所有的珠寶專賣店都不設首飾回購業務,隻有個別鑽石專櫃提供“以舊換新”業務,但隻限於本品牌內部換購,需要憑購物發票等証明才能享受“以舊換新”。

  因此,專家建議投資者,珠寶首飾投資首選“古董珠寶”,不但保值,且變現相對容易。一件小小的古董珠寶之所以能在拍賣中拍得天價,除了它包含稀罕寶石和古老年代的精工技藝外,其背后蘊涵的古老故事和歷史傳承更為珠寶添加了無可估量的附加值,令古董珠寶熠熠生輝。其次,選擇名人佩戴過的奢侈品牌珠寶,可以為升值提供“雙保險”。譬如有影響力的明星、名媛或政要收藏的頂級珠寶品牌首飾,想不升值都難。第三,對於普通消費群體而言,選擇原料石比首飾成品更有升值空間。以和田玉為例,高檔和田玉價格近年持續上漲,羊脂白玉漲幅高至20%,但中低檔和田玉卻乏人問津,佩飾類藏品更是不容易賣出去。一些資深藏家認為,收藏級和田玉成品的投資起點應在50萬元以上,原料石的收藏起點應在15萬元以上,才有流通可能。而普通市民購買的幾千元至幾萬元不等的和田玉首飾,實際上隻有佩戴價值,未來很難被成功轉賣實現增值。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