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再度選中法國文學,並第二次頒給了“新寓言派”小說家——上次是勒克萊齊奧,這次是帕特裡克·莫迪亞諾。就世界文學和歐洲小說范疇來講,這未必稱得上是“冷門”,卻絕對是不大不小的一個驚艷。其中原委值得推敲。
為什麼竟是帕特裡克·莫迪亞諾
Patrick Modiano,中國內地多譯作“帕特裡克·莫迪亞諾”。但Modiano這個姓氏,似乎還是譯作“莫迪阿諾”在發音上更准確些。為了行文方便,本文權且從眾。
帕特裡克是法國猶太小說家,10歲寫詩,幾年后開始嘗試寫小說。17歲立志成為作家,雄心極大,並借助處女作主人公之口,表達了“想成為自普魯斯特和塞利納等之后最偉大的法國猶太作家”的意願。並且為了突顯自己是“法國‘二戰’之子”的身份,把出生年從1947年改為了現在媒體筆下廣為流傳的1945年。他曾在索邦大學學習,但一年后就輟學寫作去了。從1968年處女作《星形廣場》開始,到1978年的《暗店街》,十年間已經基本拿遍了法國最主要的小說獎項。作為電影《拉孔布·呂西安》的合作編劇,他還幫另一個合作者、導演路易·馬勒拿了一次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沒有獲獎,但該片拿了1975年的英國電影學院獎)。他還給智利電影大師勞爾·魯伊茲(導過《追憶似水年華》)的電影客串過演員,當過第53屆戛納獎評委(那一屆姜文和楊德昌都獲了獎)。有意思的是,內地少數推崇莫氏小說的翻譯家和作家,這些年沒有一個人指出他小說語言中明顯的影像感。
猶太人身世,寫納粹佔領年代歐洲人噩夢式生存環境下的恍惚感,對小說文體有著語言和敘事美學上的革新,在法國文壇享有頗高的聲譽,作品具有詩意,呈現出一定的娛樂性和類型化寫作特征,但大多數時候並沒能大賣……這一切似乎都構成了諾獎青睞莫氏的理由。唯一的障礙,是他的新寓言派“師兄”勒克萊齊奧6年前已經得過一次諾獎,可是新寓言派作家彼此差異很大。勒克萊齊奧注重環境、綠色、唾棄當代文明弊端的創作母題,更接近掌門圖尼埃爾,莫迪亞諾大部分小說的母題則集中於表達人在命運中的飄浮感,以及噩夢性的現實下主人公初醒的茫然與追問﹔勒克萊齊奧始終自認為是祖國毛裡求斯的作家,莫迪亞諾則更像是普魯斯特和西姆農風格的融合性傳人(西姆農雖是比利時人,但其小說早已被法國現代以來的眾多文豪所推崇),有著正統的法語風格。這樣一來,障礙也就解除了。
更加需要說明的是,莫氏小說相對於另外兩位被中國媒體廣泛看好的作家米蘭·昆德拉和村上春樹,其優勢幾乎是覆蓋性的。昆德拉移居法國后,幾乎已被人視為法國作家,但其法國時期的新作趨於平庸,甚至比不上同樣步入老境和衰退期的莫迪亞諾(以《午夜撞車》為例)。昆德拉小說中的一些母題,因冷戰背景的消失,已經失效,而莫氏的猶太人境遇、二戰、人生追問以及年輕人的迷惘,暫時還是全球精英文學界關注的焦點。昆氏對小說最突出的文體貢獻是將政論引入敘事主流,但莫迪亞諾的影像式小說敘事注入得更加不著痕跡,他甚至還可以說是塞林格謝世后,世上僅存的不以塑造形象為目的、志在描摹人類特定階段精神狀態的小說家。這種追求的冒險之大,是普魯斯特和塞利納以來程度最甚的,其所有小說恪守中短篇幅的特點,往壞裡說是能力不足(我就這麼看),但從欣賞角度看又可視為一種美學堅持和冒險。
至於村上春樹,可以說村上小說的所有優點,莫迪亞諾的小說裡都有。因為不寫長篇,他還避開了村上駕馭厚幅長篇時所顯露出的控制力短板。此外,他還沒有村上暢銷,這或許又會暗合瑞典文學院那種可笑的“精神道義”和仇俗心態。同為這兩位作家多年的仰慕者,我個人覺得莫氏顯然比村上的精英姿態更強烈一點。而且村上的流行和精英氣稍遜,可能以后還會為自己諾獎的前景埋單,將來能不能爭過自己的同胞石黑一雄都不好說,后者肯定更會為歐洲文化中心的評委們接納。還有我們熱愛的北島——隻要北島繼續入圍,他都永遠是漢語下一位諾獎得主的有力競爭者。但作為並不多產的作者,他跟莫迪亞諾,哪怕是昆德拉、村上這些作者比,肯定還是吃虧的。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