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古代男子二十歲稱"弱冠"  "弱"意為不夠強壯

2014年12月03日08:03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古代男子二十歲稱“弱冠”

  國學小知識

  閱讀我國古典詩文時,經常接觸到“弱冠”一類的詞,例如唐朝王勃《滕王閣序》裡的“等終軍之弱冠”。

  “弱冠”是何意呢?《禮記·曲禮上》曰:“(男子)二十曰弱冠。”就是說男子到了二十歲即稱“弱冠”。早在周朝,男子二十歲時要行成人禮,其儀式主要是加冠禮,還要加冠三次,表示有權力參與管理、報效國家、參與祭祀。為什麼說“弱”呢?孔穎達解釋說:“初加冠,體猶未壯,故曰弱也。”原來是指體格還不夠強壯。在實行加冠禮的時候,男子還要把頭發盤起來,做成發髻,因為要戴帽子,由此又產生一個現象:“結發”。當然,“結發”還有指結婚或者妻子的意思。

  《史記·李將軍列傳》載:“且臣結發而與匈奴戰。”這裡說明,李廣在二十歲的時候就開始與匈奴作戰了。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