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礦晶收藏悄然升溫:水晶、方解石等成爭搶的寵兒/圖

2014年12月05日09:35    來源:長沙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礦晶收藏悄然升溫:真品菊花石一定有石紋(圖)

  方解石與輝銻礦。均為資料圖片

  隨著黃金等稀有金屬價格一跌再跌,很多中國收藏者開始將目光投向礦物晶體,以水晶、方解石等為代表的礦物晶體成為眾多收藏者爭搶的寵兒。近年來,中國收藏礦物晶體的人數大約增加了30%。礦物晶體收藏熱在中國悄然盛行。

  礦晶收藏謹防贗品

  隨著國內礦物晶體收藏悄然升溫,礦物晶體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贗品,而且贗品的制作水平越來越高,這也是礦物晶體收藏者面臨的最大的風險。

  目前,有不法商人以白石粉和黑水泥鑄造“菊花石”謀利,收藏選購菊花石時要特別留心觀察石紋:真的菊花石一定有石紋,過於光滑、漂亮的一定是贗品。

  最常見的造假手段是用廉價的礦物晶體冒充貴重的礦物晶體、用人工水晶冒充天然水晶。例如,天然葡萄瑪瑙價格很高,就有人用一種河南產的螢石或菱鋅礦冒充葡萄瑪瑙出售。

  褐鐵礦需要幾千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成形,因此非常珍貴。有不法商人就用高溫聚光燈烘烤照射黃鐵礦,人為加速黃鐵礦變褐鐵礦過程,這種造假法鑒別起來比較困難。一般情況下,自然形成的礦物晶體顏色自然,而燈光照出的顏色浮在表面,質感不好。

  有的礦物晶體沒有光澤或顏色不鮮艷,造假者就設法人工染色。市場上的有色水晶、沙漠玫瑰、彩色纖水硅鈣等,大多是人工染色的贗品。這類贗品通過表層顏色的層次、質感即可分辨真假。

  有不法商人利用現代科學的結晶原理,制造礦物晶體贗品。如把基岩放在硫酸銅溶液裡浸泡,可以制造出硫酸銨鎂、硫酸銨鎳、綠色石膏等晶體。這些晶體顏色鮮艷,晶型完整,但毫無收藏價值。這類礦物晶體一般通過其形狀的自然程度加以辨別,人工造假總歸要留下制作痕跡,隻要認真分辨,還是可以辨出真假的。

  越稀少的礦晶越有價值

  有關專家建議,入門級收藏者最好從大眾化的礦物晶體入手,把國產礦晶列為首選。在儲備了一定的收藏知識及經濟能力之后,就要從單一收藏轉向多樣化收藏,這就牽涉到品種選擇及市場預測。

  在國際市場上,礦物晶體定價有嚴格的科學依據和市場標准。購買礦物晶體,首先要了解其稀少程度,越稀少越有價值。例如,在自然界中方解石比較多,而綠柱石則相對稀少。因此,綠柱石的基價比方解石高很多。

  其次,礦物晶體收藏最講究的參數之一是完整性,即礦物晶體的發育程度和採集、交易過程中晶體的保存完整程度。即一件高價的礦物晶體一定是完美無缺的,甚至是無擦痕、無碰痕,一旦晶體破損會價值大跌。

  此外,礦物晶體的美觀性、組合性、奇特性也是衡量其價值的重要參數。可通過顏色、光澤、造型和透明度來評定優劣。一般來說,在同類礦物中,顏色越艷麗、光澤越強烈、透明度越高的礦物晶體價值越高。

  礦物晶體在長期的成形過程中,由於地質條件和結晶環境的差別,有可能出現晶體間孿生、畸形和變異的情況,造成連晶、聚晶等非常態晶體。這些不同一般的礦物晶體正如郵票收藏界的錯票、殘票一樣,因為其獨特而增值。

  收藏礦晶不用擔心輻射

  目前礦物晶體成為收藏新寵兒,但有收藏者擔心礦物晶體有輻射危害。有關專家表示,礦物晶體有放射性元素輻射是誤傳,我們可以大膽放心地收藏礦物晶體。

  據稱,放射性元素輻射指標一般參考1988年中國發布的《輻射防護規定》,該規定限定70貝可為標准。大於70貝可、人體近距離接觸就有害,小於70貝可,屬正常輻射當量。

  2005年湖北黃石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十幾個品種近千塊礦物晶體進行檢測,得出的結果是絕大多數沒有放射性元素輻射危害,隻有幾塊從礦山新開採出的礦物晶體有微量輻射,且小於70貝可,屬於正常輻射范圍。(林華)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