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國旅游逆差破千億美元,珠海逆勢上升
國家旅游局日前發布:2014年11月,中國內地公民當年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億人次,與此同時,旅游逆差也將突破1000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旅游逆差國。據統計,2014年赴韓國、日本的中國游客增幅最大。與之形成對比的另一組數據顯示,珠海市接待入境游客呈上升趨勢。
珠海入境游市場效益好
珠海市旅游局近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第三季度,珠海市接待游客總人數2010.29萬人次,同比增長12.44%,其中入境游客229.26萬人次,同比增長14.87%。而珠海近年亦被評為最受外國人歡迎城市、中國最養人城市等,同時通過採取建設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開放橫琴關口24小時等措施,吸引了不少入境游客。
對此,廣東省社科院旅游研究所所長庄偉光認為,珠海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決定其入境游客數量的增加。據了解,珠海正同香港和澳門旅游主管部門及業界協商簽訂《港珠澳旅游合作框架協議》,促進三地之間更深層的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合作。“橫琴海洋世界的落成,口岸通關便利化,都加強了兩地之間交流的緊密性。”他說,這使珠海本身旅游的升級形成全方位互通格局,進一步延伸粵港澳、珠三角旅游資源之間的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他強調,旅游業的發展仍應注重治安問題,包括購物安全、產品安全環境,不斷加強基礎硬件設施以及服務水平的提高,軟硬件相結合,由此形成量到質的升級。
另一方面,珠海近年舉辦了許多國際化的活動,如珠海航展、國際馬拉鬆賽、北山國際音樂節等。這些國際化的城市活動為珠海贏得了廣泛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廣東省旅游協會副秘書長周志紅說:“策劃一系列有國際影響力的活動或者節慶對入境旅游發展是一個很重要的途徑,珠海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也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借鑒日韓建本土入境游市場
據統計,今年中國游客赴日韓的人數增幅最大,超過40%。究其原因,首先日韓均有良好、完善的政策和制度設計,這是推動旅游環境建設的基本保障。通過吸引中國游客來提高旅游經濟,扭轉旅游貿易逆差。庄偉光介紹說,韓國曾推出振興旅游方案,日本1996年提出歡迎方案:《21訪日,外國游客最終計劃》,隨后又出台了《外國游客招攬法》、《新歡迎方案21》,還制定了全球觀光戰略,把旅游產業定位為日本21世紀的制度產業,包括立國行動計劃,建設美麗國土大綱,觀光立國推進基本計劃,人才培養等。
資深旅游策劃專家勞毅波認為,日韓較注重旅游線路的設計。韓劇永久不衰使得“走進影視作品裡的韓國”的線路日益火爆。他表示,“從上世紀90年代日劇風靡一時到現在的韓流,其影視劇、音樂、高質量旅游產品的塑造充分體現他們獨特的文化魅力,是值得我國借鑒和學習的,把文化和旅游相結合打造有特色的旅游產品。”而中國影視劇相對薄弱,場景制作、設計等顯得不夠特色。另一方面,中國購物消費環境,資源整合薄弱。旅游局組織入境游航空公司、購物店、景點對外促銷,在廣告費的扶持和資助方面比較有限,而外國旅游局可以單獨劃分地區,簽証政策寬鬆,便利。
此外,日韓購物旅游環境具有本土特色。旅游的核心是消費,消費的核心是免稅。常去韓國旅游、購物的游客林莎莎稱自己是典型的韓劇迷,很向往劇中出現的場景、主角同款衣飾。她介紹說,韓國許多購物點都會有中文導購,服務很熱情,“服務人員不會因為你是中國人而差別對待,而是用中文為你詳細介紹產品。”同樣在日本,行人都很友好,各類排隊秩序都井井有條,整體環境都很不錯。在她看來,中國旅游業、餐飲業、酒店行業等都應提高服務質量,在一些熱門景點、購物點設置多語種導購,加強培訓服務人員的外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