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評論:裝置藝術挑戰大眾的審美習慣

2014年12月12日11:21    來源:新民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評論:裝置藝術挑戰大眾的審美習慣

   原標題:裝置藝術挑戰大眾審美習慣

   盡管在中國的藝術圈裡,繪畫(包括傳統的水墨畫與從西方引入的油畫)仍然是主流品種,但在改革開放的近30年裡,裝置藝術、行為藝術與影像藝術等新的藝術樣式不斷涌現,其中裝置藝術更是名作迭出,碩果累累,堪稱這30年的代表性藝術樣式。如今,裝置作品已經不限於美術館的殿堂,而是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共空間裡,在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85新潮”中驚艷亮相

   上周末,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主辦的2014第二屆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學術論壇 (上海)暨2014年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展在上海龍美術館舉行。同時,展期至12月7日的“2014年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展”也在龍美術館底樓展出。

   說到裝置藝術,人們就會聯想起被稱為現代藝術鼻祖的杜尚的名作“泉”:一件商店裡可以買到的普通的搪瓷小便池,被他引入藝術殿堂,成為藝術史上的經典。

   由此可見,裝置藝術一開始就是以叛逆的姿態亮相藝壇的:首先,裝置藝術帶來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人們把之前的美術作品如繪畫、雕塑等統稱為架上藝術,以此來區別於裝置藝術。其次,從形式上看,裝置藝術突破繪畫的平面性質而進入三維世界,是比雕塑走得更遠的空間藝術。第三,杜尚將小便池這個現成品當作作品,說明裝置藝術家為了表現其獨特的藝術理念,在材料上不斷翻新,形成了豐富多元的藝術語言。最后,裝置藝術總是在質疑什麼是“藝術品”,對觀眾的審美習慣提出顛覆性的挑戰。

   在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上世紀80年代出現了前衛的先鋒藝術——“85新潮”,裝置藝術應運而生,出現了一系列名噪一時的作品,以至於當1989年著名的中國現代藝術大展舉辦時,一樓展廳都展示裝置作品。而眾多作品中最有名的當屬肖魯的《對話》:兩個並列的、相距不到一米的玻璃電話亭裡,各有一男一女打電話的背影,但是,電話亭之間的紅色電話機上,話筒從桌上垂下來,孤零零地懸挂著。據擔任策展人的高銘潞回憶,這件作品位於中國美術館的一樓東廳的進門左側,處於最為顯眼的地方。更有甚者,作者在展覽開幕兩小時后對著電話亭開了兩槍,不僅造成展覽被迫休展,還帶來國際媒體的廣泛報道。據作者回憶,她是對准電話亭裡那面鏡子所反映的自己開槍,類似於自殺,是在用開槍這個行為完成“對話”這件作品。可惜的是,槍聲打破了藝術展覽的氛圍,也把輿論的焦點轉移了,大家反而不再關心作品的藝術內涵。

   盡管展覽停辦,這件作品仍然成為藏家追逐的目標。這件作品既是裝置藝術,也是行為藝術,因此拍賣場上兩度上拍:2006年11月中國嘉德國際拍賣公司舉辦了首個中國當代藝術的獨立專場:“中國當代藝術二十年”,肖魯的《對話》作為裝置藝術作品以150萬元起拍,以231萬元成交﹔2010年12月,上海泓盛拍賣公司在其秋季大拍中,又將《對話》作為攝影或錄像作品拍賣,估價36-46萬元,結果以40.25萬元成交。

   私人美術館靚麗特色

   盡管如此,裝置藝術在拍賣場上卻並非主流拍品,不僅數量極少,更看不到那些影響大的重要作品。這也許是因為裝置作品難以收藏的緣故:首先,作為空間藝術,裝置作品對空間要求高,不適合在普通的家居空間裡展示﹔其次,裝置藝術往往使用現成的材料,難以保存。即便如此,仍然有慧眼獨具的藏家特別青睞裝置藝術。之前,桃浦文化創意產業園內的香格納展庫經過為期數月的調整之后,重新對外開放。煥然一新的桃浦空間向觀眾集中展示了諸多難得一見的大型裝置、雕塑作品,包括首次在桃浦文化創意產業園亮相的包括沒頂公司的彩色佛像《新》、張鼎2014年Armory Show項目中的雕塑作品《黑色守衛》和在法國裡昂雙年展亮相的《控制俱樂部》,浦捷的《制造》,丁乙的公共雕塑《十示如意》以及胡介鳴根據2001年的影像《風中的城市》重新制作的視頻裝置等。

   再如落戶上海著名的“西岸”的余德耀美術館,是由印尼華僑創辦的私人美術館,收藏了許多大型裝置作品,其開幕展“天人之際”就展出了其中的一部分代表作。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英年早逝的上海旅法藝術家陳箴,其裝置作品《集中精神的椅子》,用上海老城區居民熟悉的舊靠背椅與馬桶,制作了類似現代耳機的裝置作品,令人聯想到90年代大規模城市改造之前的上海。

   眾多裝置作品中,藝術語言最豐富的也許是徐冰的《煙草計劃》。藝術家在移居紐約十余年后,於2004年8月在外灘3號滬申畫廊做了第一次回國個展。展覽採取“混合媒體裝置”的形式,舉凡香煙、煙葉、香煙盒到畫廊的展牆、展櫃、地板、窗台乃至整個空間,都成了藝術媒介,由藝術家根據大量關於煙草工業、傳播、與異地文化的融合的史料進行特別創作。策展人巫鴻表示:與徐冰2000年在杜克大學的同題展覽相似,觀眾可以看到一系列以煙草和煙草制品為契機的獨立聯想。其視覺因素或來源於商業、政治美術和大眾文化,或來源於城市建筑和自然環境。其隱含則涉及藝術家的個人經驗和他對中國歷史的反思。一些作品喚起對過去的記憶,另外的則與現實互動。這些形象相互錯雜重疊,造成觀眾歷史景觀的混合,似乎過去和現在同時重演,而重演的媒介則是從商品轉化成為視覺形象的香煙。

   公共空間融入市民生活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上海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裝置作品也開始走出美術館,進入城市的公共空間,融入市民的生活。比如名聞海外的上海雙年展,一方面以國際當代藝術前沿的最新作品吸引市民的目光,同時也把一些引人入勝的裝置作品推向城市公共空間。如2008年第七屆上海雙年展“快城快客”,就將一列45米長的列車陳列在其主場上海美術館的大門口,吸引了眾多媒體爭相報道。這件名為《移城》的作品也是採用了現成品,包括火車頭、煤車箱和老式客車廂三段,讓現場的觀眾可以自由出入車廂兩端。許多上了年齡的觀眾從中想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歲月。正如作者井士劍所說的:“知識青年從城市去往鄉村,列車滿載了他們飽滿的人生態度,甚至是童年的夢想。”

   近年來,上海城市轉型加快了步伐,成功獲得了“設計之都”的稱號,越來越多的國際頂級設計事務所入駐上海,設計師也逐漸成為從事裝置藝術創作的一支生力軍。如今年國慶節的靜安公園,有兩個致力於推動中國設計創新的民間組織“創E匯”和“空間·慧”,共同為2014“上海設計之都活動周”打造了“再生·交流——綠色設計活動”。主辦方跨界整合了知名設計師、各領域知名設計企業、獨立藝術家、在校學生志願者、制作工廠等多方設計力量,組成聯合創作團隊,利用現代建筑、室內設計、會展與商業活動中的廢棄材料進行創新設計,創作了20件有助於公眾進行交流與溝通的空間裝置類作品。在市民集聚的靜安公園,這些裝置作品吸引了眾多市民與其互動,而這些作品則向市民們傳遞了設計的價值,喚起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關注。

(來源:新民晚報)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