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寺近百年的大埔“定慧禪寺”
中新網1月11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香港立寺近百年的大埔“定慧禪寺”,歷經幾番風雨,殘破不堪,早前更險些付諸一炬,急需修葺,但禪寺嚴重缺乏資金,更欠債逾400萬元(港幣,下同),女住持期盼善長解囊襄助,以濟燃眉困境,否則這座古寺恐變危樓,難逃消失厄運。
日前曾為“叮當”配音員林保全舉行法事的“定慧禪寺”,隱身於大埔馬窩村,但未獲政府認定為法定古跡,令禪寺因缺乏維修資金而陷困境。女住持智定法師表示,定慧寺建於1921年,迄今已有94年歷史,由開山祖師增秀老和尚,率領一眾善心居士,開荒辟建,13年后,在其右側加建大雄寶殿,金碧輝煌名噪大埔。鼎盛時期,香火十分興旺,前來參拜祈福的信眾絡繹不絕。
加固蘭若園賒賬200萬
可是,歲月無情,大雄寶殿屬木梁架建,尖頂上鋪滿瓦片,年久失修現淪為損毀“重災區”,天花版木梁下榻、滲漏嚴重﹔牆身發霉變黑,地磚亦破損開裂,行走其上如履危樓,搖搖欲墜十分危險。
寶殿右側的“蘭若園”,一一年曾因天雨滲漏,導致電銚短路起火,所幸發現及時,才逃過大難,但牆身仍被熏黑。目前,禪寺多條電線老化、殘破外露,隨時可能重演“漏電火警”。
見証近百年的滄桑,一直供奉寺內的關公佛像,底座黏土破裂脫落,另有佛像手指斷裂,甚至連大鼓表面都有破洞。智定法師說,為節省開支,僅用膠水自行黏補,“佛像都爛了,出家人何等心痛!”
智定法師又稱,她曾舉行法會,期盼吸引信眾參拜,或會興旺禪寺香火,卻屢次遭附近居民報警投訴音量過大,隻好減少舉行法會,導致禪寺入不敷出,所幸2012年有善心人幫忙籌款50萬,才得以聘請工程隊,加建鐵架鞏固“蘭若園”,以防坍塌,“多謝張居士等人,否則不堪設想”。
銀行賬戶隻剩十多萬
目前施工仍在進行,但已賒賬200萬元,另外政府早前委任建筑公司,維修禪院后方斜坡,預計賬單又增二百萬,令禪寺財困“雪上加霜”。
智定無奈嘆息,保存禪寺難度極大:“銀行賬戶隻剩下十多萬,每月還要交租,加上燈油火蠟,壓力很大!”
因翻新改建未獲評級
古物古跡辦事處表示,該寺曾進行不同程度的翻新和改建,文物價值受到影響,最終古咨會決定不予該寺任何評級,未被列入獲評的歷史建筑名單,故未能申請發展局的“歷史建筑維修資助計劃”,但可向基金或慈善團體申請維修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