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飄香端午的舌尖記憶

2015年06月17日16:26    來源:福建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飄香端午的舌尖記憶

香噴噴的烏米飯,讓人垂涎欲滴。

  端午節將至,福安穆雲溪塔村的畬民蘭華英和幾位鄉親,一大清早就上山採摘菅草、烏稔葉,砍黃鹼柴。他們要備足制作美食的輔料。這時節,不少返鄉的外地游子,都少不了要品嘗自家的傳統美食菅葉粽和烏米飯。

  “心如糯米,越黏越緊﹔情如粽葉,越煮越香。”對於眷戀本族文化的畬家人而言,這些美食已超越了食物的界定,更承載著韻味獨特的鄉情民俗和朴素的美好心願。

  自然饋贈的美食技藝

  “以前畬家人幾乎個個都會制作這兩道美食。每年農歷三月到端午節,是山上的烏稔樹和菅草生長最旺盛的時期,這時來到我們畬家村落,家家戶戶都能聞到菅葉粽和烏米飯香。”蘭華英介紹。

  不管是黃澄澄的菅葉粽,還是糯黏的烏米飯,用的都是顆粒飽滿、玲瓏剔透的畬家上好本地糯米,吃起來芳香綿柔、沁人心脾!

  福安是全國畬族人口最大的聚居地。畬族人自稱“山哈”,意為山裡的客人。他們依山而居,繁衍數千載,不僅創造了燦爛的畬族文化,也制作出各種珍饈美味。

  在畬鄉流傳著菅葉粽和烏米飯的故事。相傳,菅葉粽源於畬家人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一段宿怨。被皇帝下旨追殺的畬家人四處逃散,其中一部分坐船到了連江、羅源上岸,散落在閩東深山老林避災。

  到了端午節,他們不敢下山採大竹葉包粽子。有一位族長便用山上隨處可採摘的長菅葉來包,做成圓圓長長的菅葉粽,用於上供祭祖並祭奠被誅殺的族人宗親。大家看了,紛紛學樣。從此,畬家端午包菅葉粽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烏米飯的由來,則與唐代畬族英雄雷萬興抗擊官兵並取得反圍剿的勝利有關。

  50多歲的蘭華英從小就跟著母親學做烏米飯和菅葉粽,堅守這門美食技藝已有30年。

  畬族粽子,不似漢族用竹葉裹成三角錐形,而是用菅草的葉子包成枕頭管狀,再用龍草捆扎五節。畬族語把“菅”念“甘” ,所以粽子通稱“甘粽”,又稱枕頭粽、五節粽。

  裹粽前,畬民們將糯米浸泡鹼水中。鹼水也有講究,砍了山上的一種特別的鹼樹回來,燒成灰,用開水過濾鹼灰,形成黃色的鹼水,用此鹼水制作的粽子色黃氣香味美。

  制作烏米飯,則是將烏稔葉搗碎后連同湯汁裝在桶裡,再浸上五六個小時,讓葉片的養分與湯汁充分地融合,再用布袋將湯汁過濾,除去葉渣,放入精選的本地?米浸泡24個小時,再上木甑蒸上一個多小時。畬家人說,一家蒸飯十家香。此時的烏米飯,既有糯米的清香,又有烏稔的草香,油黑透亮、清香糯柔,讓人垂涎欲滴。

  舌尖上的濃濃鄉情

  採一片清香的菅葉,包一顆香甜的五節粽。按照畬家的習俗,新婚夫婦結婚后第一年,女方娘家要在端午節前給男方家送“頭年粽”,寓意“心如糯米,越黏越緊﹔情如粽葉,越煮越香”。五個一串寓意“五谷豐登”,十個一串寓意“十全十美”等。 包“頭年粽”時,畬民常在糯米中加蜜棗、紅豆、花生、鮮果等餡料,寓意 “早生貴子”、“多子多福”。

  “萬水千山粽是情”,慢慢地,菅葉粽逐漸演變成為畬家一道風味獨特的點心。端午期間來到畬家做客,熱情好客的“山哈”一定會讓你嘗一嘗菅粽的美味。

  烏米飯也有著獨特的象征意義。“烏米飯清熱解毒,舒筋活骨。三月三吃了烏米飯,意味畬家人要開始一年一度的春耕了。”溪塔村75歲的蘭伏清老人告訴記者。

  菅葉粽和烏米飯等畬家美食是畬族文化的代表項目,也是許多畬家人記憶中最深的鄉愁。剛從北京返鄉過端午節的畬族青年吳妙弟說,長年在外經商,最想念的就是母親做的畬家美食。這次,他回北京仍要帶上幾十斤烏米飯和上百條菅葉粽,作為伴手禮送給朋友。

  千百年來,智慧的畬家人將種植的高山單季糯米稻,創造性地開發出烏米飯、菅葉粽、?粑、畬家釀等富有民族特色的畬家美食,且制作過程不使用添加劑,以留住純朴的鄉野米香、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令人回味無窮。2012年,閩東畬族烏米飯制作技藝被列入第8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由於契合現代人崇尚天然、健康的養生理念,畬家美食有了更多的擁躉。閩東畬家烏米飯開始走向上海、北京、福州等省內外市場。

  福建山哈烏飯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吳立強告訴記者,他從學習制作到挖掘、開發烏米飯已有二十多年光景,如今的畬家烏米飯已經走起產業化的路子,注冊了商標,產品打入全省各設區市1000多家酒樓賓館,在省內外多個旅游景點有了加盟商。

  不僅如此,各地的廚師還結合當地的口味習慣,開發了紅鱘烏米飯、草包烏米飯、八寶烏米飯等新產品。昔日山溝溝中鮮為人知的畬族烏米飯,如今已走出大山,成為賓館、酒樓裡的一道特色珍饈,還贏得了“福建金牌老字號”等一系列榮譽。

  “福安畬家美食在走向市場的同時,融入創新元素,也是探索畬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一種方式。”寧德群眾藝術館館長李凱說。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