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端午節是中國人的認同文化

2015年06月18日11:15    來源:天山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端午節是中國人的認同文化

  端午節是夏天的節日,獨特的、豐富多彩的習俗活動滋潤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也因此成為我們的文化血脈。可是,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在2005年首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今天,對於中國的一些城市人口,端午節只是“粽子節”,而凡是看過韓國的“江陵端午祭”的人都無不感嘆,那確實是韓國全民的節日。我們並不反對甚至很高興地看到“端午”傳入周邊國家,融入了當地歷史和文化血脈,成為他們的節日,而我們應該反思的是自己:我們民族有端午節這麼好的東西,我們卻給忽略了、遺失了。□文/圖 據《晶報》6月14日報道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的由來主要還是與節氣、與古代生產、生活有關。端午節又稱重午節、端陽節、浴蘭節等,是夏季裡最重要的節日。端午節最初的時令是午月午日,有時還突出它的正時是在午時,所以也叫重午節:午月為斗柄指午之月,即農歷五月﹔午日即農歷五月十二支紀日的第一個午日。大約魏晉以后,由於用干支表示的節日不便記憶,形成代之以數字日期的趨勢,端午被定在五月初五。

  端午節在許多地方又稱為端陽節。端陽者,陽氣之端點也。這就是說,端陽是陽氣盛極,陰氣即將回升之義,這個轉折點就是夏至,這個時間對古人來說十分重視,很多地方把夏至當成節日。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端午節和夏至節並行於世,同時,兩者的習俗逐漸合流。《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晉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與夏至同。先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以粟棗灰汁煮,令熟,節日啖。”

  從這條文獻可知,粽子本是夏至節的食物,卻被初五的端午節借用,說明端午和夏至(端陽)的合流。一些地區如湖北長陽,初五稱為頭端陽,十五稱為大端陽,二十五稱為末端陽。這種大小端陽節的系統化就是古端午和夏至的節俗混合之后重新整合的結果。

  關於粽子的起源及其形制有幾種傳說,其中最流行的是屈原的傳說,紀念屈原的觀念流傳至今已千余年,說明我們的民族對愛國主義和愛國行為的敬重,這種普遍的愛國情感與節日的具體習俗行為緊密相連,深沉而久遠,賦予了端午節獨特而重要的內涵。

  端午節的其他習俗

  端午節習俗很多,僅就節日符號來說,並不比西方的聖誕節少。概括地說,其一是廣泛在窗門處懸挂菖蒲、艾蒿﹔其二是身上纏挂各種端午索﹔其三是用符圖驅邪﹔其四是飲用藥酒﹔其五是吃粽子﹔其六是劃龍舟或賽龍舟﹔其七是姻親交往。

  懸挂菖蒲、符圖,纏挂各種端午索、飲藥酒的習俗都與人們的觀念有關,進而形成習俗,其目的都是要驅邪辟凶。古人認為的“邪”從何來呢?有什麼“邪”需要驅呢?主要是夏季高溫、高熱,人們面臨著瘟病、虫害的威脅。艾蒿、菖蒲長期被相信具有巫術和藥用的雙重價值,南宋《夢粱錄·五月》記:重午“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師馭虎像於中,四圍以五色染菖蒲懸圍於左右”。端午期間歷代沿襲用彩色或曰五色的線、縷、索作為驅邪辟凶的節物,可以概稱為端午索。這種習俗形成甚早。《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東漢《風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

  舊時,道教宮觀端午節有用朱砂筆在黃表紙上畫符饋送或出售的習俗,供民間端午貼在門楣上辟邪。1929年的民間習俗調查所記錄的廣州午時符有兩種圖,一是天師像,一是太極八卦圖,所配的文字是一樣的:中間是“敕令五月五日午時書破官非口舌鼠蟻蛇虫一切盡消除”,兩側是“艾旗迎百福”和“蒲劍斬千邪”。

  作為端午習俗的藥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黃酒。蒲酒也叫菖蒲酒、菖華酒等,古代民間常在端五制作、飲用,俗雲可避瘟氣。雖然蒲酒之名史不絕書,但是近世民間以雄黃酒最為普及,飲雄黃酒成為習俗,也成為家喻戶曉的《白蛇傳》的情節。

  此外,在南北朝的時候,古人就有端午節用蘭草蘭花調配洗澡水的習俗,所以雅稱“浴蘭節”。端午節前后,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於是俗稱端午節為“女兒節”。明沈榜《宛署雜記》卷十七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如何對待傳統節日

  今天,對於中國的大多數城市人口而言,端午節只是粽子節,就像元宵節、中秋節只是吃元宵、月餅的日子,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退化了,盡管有人認為這是時代的進步,但是我們認為這是民族文化的悲哀。

  其實,傳統的節日習俗是可以和現代生活方式結合的,這是許多先行現代化國家的歷史經驗。我們一直在學習西方如何創造新技術,卻沒有用心注意別人怎樣保護傳統。對傳統出現了兩種態度:西方人利用新技術服務於他們固有的生活方式,盡管這樣做的結果可能仍然是漸漸地改變了傳統﹔而我們卻痴迷地為了新技術而犧牲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如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們逐漸在忽視和否定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文化。

  一個共同體有多大的凝聚力和自信,取決於它有沒有足夠的認同文化,因此認同文化對於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說是無價之寶。而認同文化幾乎都是傳統的,其中,傳統節日民俗是一個主要的部分。

  推動傳統節日民俗的復興和發展是我們完成文化使命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如果說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群眾自發地以身體力行啟動了復興節日民俗的工程,那麼我們今天要自覺地來推動它,讓它有更好的機會與當代社會契合。

(責編:易瀟、許心怡)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