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等風,等雲,等鳥兒散去
影片的另一大亮點是取景,《刺客聶隱娘》的外景很多,遍布湖北武當山、神農架、利川、隨州、內蒙古等地。因為侯孝賢很不喜歡在攝影棚裡拍電影,他喜歡自然的光線。電影中還有十五場左右在日本拍攝,借用京都的大覺寺、高台寺、東福寺、平安神宮的水上泰平閣、姬路的圓教寺。選擇日本的場景,主要因為日本是在大化革新唐化運動至今,僅有保存唐朝物質文化最完整的地方。
舒淇說,拍《刺客聶隱娘》,其實就是在等——等風,等雲,等鳥兒散去。隨州銀杏谷被用來拍攝舒淇在此“隱居”的戲份,但2012年10月劇組去時,侯孝賢沒看到他想象中的“漫山遍野的黃葉”,最后他決定先去其他地方拍攝,等到銀杏谷的樹葉變黃后再來補拍。
他還專門叮囑工作人員,一定要保護好“聶隱娘家”,家門口千萬不能出現現代化景觀。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聶隱娘》所有的鏡頭都是膠片拍攝,那些光、景、色彩全部是實拍,沒有做過后期。侯孝賢談到此處露出得意神色:“是不是很美?我喜歡標准畫幅。現在很多人拍都依賴后期,我沒辦法,我就喜歡這樣的景。”
人
張震木訥舒淇應早點嫁人
《聶隱娘》啟用的都是跟隨侯孝賢多年的老班底,主演張震、舒淇也不例外。盡管侯孝賢已經在不同場合多次對他們做出點評,但再談仍是忍不住夸贊。
對於張震,侯孝賢十分幽默地說他“是半天悶不出一個屁來的”,“但張震為人非常好,我找他拍最早是因為他演《吳清源》,氣質真好。他對人對事表裡如一,甚至有點木訥。你看他娶的妻子就好了,以前是他的助理,他沒有任何緋聞。”
他又很快說到了周韻,“周韻原本想請自己演《俠隱》,卻被自己先下手為強請來演田元氏,演得好得不得了”。最后點評愛將舒淇,他報了一個料,說他去香港辦事,舒淇請他喝酒,就來了兩個女性朋友,剩下全是男的,但舒淇跟他們就像哥們兒一樣,“這說明她非常自信!”侯孝賢說得斬釘截鐵,隨后補刀:“不過她應該早點嫁人!沒有一個男的敢追,奇怪了。可能有(我也不知道)。可能這就是俠客精神。”
最后,侯孝賢分享了自己欣賞的演員品質,他表示,自己最欣賞的品德是正直,而在他看來,男性肚量要大、剛強,女性要烈,因為女性烈才有能量。“其實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對得起自己,懂我意思嗎?所謂對得起自己就是你要很坦蕩的而沒有黑暗的面,就是沒有這種算計,你寧願吃虧都沒關系,你懂我意思嗎?其實我辨識人的能力非常非常強,但是我絕對不會說這個人就是這樣了,不會,然后再慢慢理解他,久一點發現他其實某一部分很動人的,因為我感覺每個人的環境不一樣。”
對於自己,侯孝賢認為自己最大的優點是干脆,“可以非常堅持一定要做到,也可以一下子就丟掉,丟了,再想別的。”而談到缺點就有點讓人哭笑不得了:“我的缺點,就是我老婆罵的,其實也是優點,就是什麼都替別人想,想了別人,所以我太太老是說我,尤其是我對錢又是這手來這手就給了,弄得到最后家裡都沒錢,我又忘了,常常會這樣。”
最后,極其相信星座的侯導又說回“聶隱娘”:“聶隱娘看起來像牡羊座吧,我也是牡羊,她一定就是牡羊,我感覺非常像牡羊。”
態
背對觀眾不理評論
今年的戛納電影節開始,侯孝賢“創作要背對觀眾”的言論被媒體大肆傳播。在騰訊電影沙龍上,侯導再次強調了創作的時候要背對觀眾,不能想觀眾的事,“以前我都是面向觀眾,所有電影都賣錢。后來背向觀眾,更多會想自己怎麼看這個人、怎麼看這個世界,要拍什麼。從那個時候開始,就一直拍上來,拍到今天的《聶隱娘》。”
侯導認為,拍攝唐朝的電影“沒准備好就是拍不到,不能像時裝片一樣隨時調整”(編者注:《聶隱娘》主創團隊從考據資料到開拍,超過7年時間)。而“拍戲絕對不排戲,場景、鏡頭、打光、演員都准備好了,感覺對了就OK”。
當被問到《聶隱娘》到底想傳達些什麼時,侯孝賢非常實在地坦言沒有想到傳達什麼,“其實我的目的不是傳達什麼,我感覺很過癮拍這個片子,我非常喜歡聶隱娘這個人物,經過我的創作,其實就是我詮釋對這個人物的一種喜歡跟推崇,喜歡這樣一個人。所以一定會調整到跟小說不一樣,感覺OK。”而進入內地市場,難免就要被問到票房,侯孝賢也不例外。談到此處他頗有些激動:“沒有什麼一定是怎樣,但是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我們一定可以堅持我們要做什麼。這樣做事有一定道理,通過自己,自己無憾,追求這個東西就OK了,不管你們要有什麼評論,跟我毫不相干。”不過隨后,他又十分自信地建議觀眾:“多看幾遍吧,真的,不要想這個電影是什麼電影,根本不需要。好像突然進來,坐在那看,就看吧,不要判斷,不要用經驗判斷,不需要,就是去看。”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