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統計,2016至今,超過110部網絡小說售出影視改編版權,眼下的大小熒屏幾乎被網絡小說改編劇承包。而在這熒屏IP浪潮中,不得不再次提及《琅琊榜》。以“高顏值演員+大制作團隊+高投資成本”為模式,獲得了收視與口碑的雙豐收,可謂邪火之極。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琅琊榜》的異軍突起也引發了追風熱潮,唯恐在IP市場落了下風。就在前一段時間,一部網絡小說的電視劇和網劇改編版權就賣了1300萬。受訪者稱,這還是一部中等偏上的IP,卻也驚掉了下巴——中國熒屏IP熱病了嗎?
IP金貴
熱潮下改編權高達1300萬
冷眼瞧病
並非所有的IP熱播劇都能賺錢,今年火爆暑期檔的《花千骨》就是反例。但即便如此,“前一段時間有部小說的電視劇和網劇改編版權就賣了1300萬,非常嚇人。”
有媒體統計,今年投資在2000萬元以上的網絡劇有近20部,其中包括《盜墓筆記》在內的5部“超級網絡劇”,投資成本高達5000萬元至上億元。2016年,IP網絡劇繼續發力,《鬼吹燈》、《老九門》、《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誅仙》、《示鈴錄》、《法醫秦明》等近百個網劇項目紛紛啟動。
為什麼各家視頻網站、影視制作公司越來越重視IP?“因為這樣比較保險,大IP本身就有粉絲和受眾基礎。”多美影視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兼發行總監趙佳健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時稱,“原來的原創作品隻要付編劇費就可以了,現在為了買IP改編版權則大幅增加了成本。目前單集網劇200萬很常見,高的已經達到400萬一集。”
網劇《盜墓筆記》總策劃、歡瑞世紀副總裁姜磊向記者透露了一個數據:“前一段時間有部小說的電視劇和網劇改編版權就賣了1300萬,這個數字是非常嚇人的。”
IP改編影視劇成本這麼高,制作公司和視頻網站真的賺錢嗎?“制作公司可以將版權轉賣給視頻網站,視頻網站以買斷的方式,獨家或者非獨家播出。還有的制作公司是跟互聯網公司對投網劇,一般這種模式,制作方是有廣告植入的收入,視頻網站則是流量上收入。比如《無心法師》,單集成本150萬,播出這麼好,怎麼會不賺錢?”趙佳健說。
不過,也並非所有的IP熱播劇都能賺錢,就拿今年火爆暑期檔的《花千骨》來說,在外界看來無疑非常成功,但湖南廣播影視集團節目交易管理中心主任肖寧,卻曾在某論壇上爆料“這部劇是賠錢的”,“《花千骨》收視率這麼好,但我的盈利這塊,比較悲哀。去年這個劇場的冠名就已經被買斷了。而且《花千骨》沒有中插(插播廣告或植入廣告),這也是令領導層很困惑的一個問題。接下來我們想同我們的欄目一樣,像《爸爸去哪兒》、《偶像來了》,把項目單獨拿出來招商,這樣才可能不會虧。”
IP瘋魔
制作團隊天天瘋狂篩選小說
冷眼瞧病
對於像剃頭挑子一頭熱的IP市場,身在其中的姜磊則建言:要理性購買IP。對於影視劇而言,書迷所佔的體量是非常小的。
從邪火一般的《琅琊榜》再反饋回源頭——IP市場,怎麼挑一部合適的IP?趙佳健告訴記者:“我們有專門的團隊,就是天天篩選小說,綜合考慮小說的性價比,看看值不值得買(版權)。”姜磊也透露,“我們的編審團隊,負責小說的篩選。不過,現在這個團隊所謂的選IP,已經到了末端了,因為現在基本上IP都被各家公司收了,應該說有80%以上的小說IP都被收入囊中,我們公司的IP選取算是比較早,也有幾十部。”
對於像剃頭挑子一頭熱的IP市場,身在其中的姜磊則建言:要理性購買IP。“無論多大的IP,無論原來的小說有沒有粉絲,對於影視劇而言,書迷所佔的體量是非常小。在影視平台上播出時,要考慮小說的內核,它的故事架構、人設,是不是符合影視劇的改編。要客觀、清醒的知道,改編影視劇是要面對更大的觀眾。如果完全按照小說原來的來做,可能會吸引原著的書迷,但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歡。能夠吸引到書粉固然好,但是二次元的小說和游戲,跟三次元的影視是有很大的區別。”
IP模式
“高顏值+高成本”成賺錢公式?
冷眼瞧病
電視劇《琅琊榜》制片人侯鴻亮曾說過,最初選擇《琅琊榜》並非看中原著的粉絲基礎,而是看中了其內容的影視化潛力。
細數如今爆火的幾部IP影視劇,基本上都是“高顏值演員+大制作團隊+高投資成本”的模式,這也讓不少人認為,隻要套用這個模式,改編IP影視劇絕對會大火、賺錢,可同樣是大IP大演員的《雲中歌》、《華胥引》卻遭遇了滑鐵盧。原來,光靠原著粉絲基礎,並不能撐起如此大的影視收視市場。
電視劇《琅琊榜》制片人侯鴻亮曾說過,最初選擇《琅琊榜》並非看中原著的粉絲基礎,而是看中了其內容的影視化潛力。之后,從劇本打磨到拍攝制作,完全採用了傳統正劇的制作模式。制片方買下《琅琊榜》版權后一“磨”就是4年,大到人物情感關系,小到原著中稍顯薄弱的語言,都被進一步提取、整合。為了還原書中宏大的背景,電視劇的單集制作成本就達到200萬元。
“小說改編影視劇並沒有固定公式,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審美情趣,套用原來的模式是不能滿足現在的需求的,我們要根據粉絲需求,用更新鮮、更新穎東西來滿足。做每個項目,都要有些創新性的東西,需要與以往不一樣的形式出現。”姜磊坦陳,“像演員、投資成本,這些僅僅是一個基礎,但不是絕對的,精良的制作與嚴謹的內容本身才更重要。”(記者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