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读到她回忆青少年生活的文章,她说,十分怀念初中的数学老师。她对数理逻辑产生浓厚兴趣,对数学公式有着深刻理解,是因为在战乱时期遇上了敬业的老师,老师不仅仅让学生背方程式,而是深入浅出地把方程式的道理讲深讲透。妈妈求学时,经历日本侵略者的轰炸,在战乱中颠沛流离,但她非常珍惜念书的机会,十分尊重老师。只要有书读,有课听,奔走20里去学校也觉得幸运无比。妈妈上中学时对文科、理科的课程都很喜欢,成绩也都出色。法国有个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妈妈非常崇拜她,一度想读理科,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当个女科学家。她正在犹豫是偏重文科还是理科时,日寇占领了家乡,投身革命成为她的唯一选择。
妈妈受的基础教育是浓缩了的,所以她也用浓缩的方法来辅导我。她总是循循善诱,从不责备,也从不施加压力。做完功课往往都到深夜了,我还要自己填写《家校联系本》,说明自己今天在家做了哪些家务。于是妈妈就督促着我擦桌子、拖地、倒垃圾,干一样写一样,然后才准备睡觉。
五年级这一年是我和妈妈接触最多的一年,她不仅是在给我补课,同时也在弥补对我们而言缺失了很久的爱,弥补之前四年因未能和我们生活在一起而没能给我们的母爱。她把全部心血倾注在我的身上,令我终生受益。一个学年很快过去,毕业考试结果出来了,我的英语成绩全班第一,教英语的于老师很吃惊,称赞我的提高为“大跃进”。数学成绩名列前茅,授课的关老师还一度疑惑,怎么全班三个考100分的男生都坐在纵向的一排上。我的毕业作文《阮文追的照片》被教语文的傅老师作为“范文”拿出来在班上表扬了一番。傅老师之前把妈妈曾经发表在《联合晚报》上的《迎猫记》一文拿出来读给我们听,将这篇文章作为拟人化描写的范文。这两件事一前一后,真是凑巧,也是我小时候难忘的荣誉。
从那一年以后,我上中学、大学、读研,一路走来,在学习上再也没有遇上过什么困难,这是妈妈当年帮我补习的后续效果啊!更重要的是,有了妈妈的言传身教,无论在陕北插队劳动,还是后来读大学、工作,只要一有学习机会,我都会如饥似渴地“扑上去”,紧紧抓住不放。进大学的第一天,我便用发到手的五张借书卡在图书馆借了五本英文书拿回宿舍阅读,生怕不读,书就会“飞”走。我对知识的渴求,深层的原因就是妈妈少年时代流亡求学、珍惜学习机会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化成了我不懈的学习动力。
从北外教书、办义学为朋友们教英语,担任《外国文学》的编辑,到联合国做同声传译;从澳大利亚读硕士,到英国读副博士,最后拿下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自己在学业上可以算得上顺风顺水。回想我这辈子,天赋谈不上,当个学生还算过得去。正是妈妈,培养了我在任何时候都不忘追求真知的精神,使我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正是妈妈,教导我做事一定要做好,提升了我做人的标准;正是妈妈,给了我自信,使我相信,只要努力,没有做不成的事。我深知,我能拿到剑桥博士学位,我一生能有一些小成就,那都是妈妈教育的结果。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