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人民网>>文化>>正文

“一带一路”网络文化采风行——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专访桑皮纸传承人:年收入逾10万 小作坊变有限公司/图【2】

人民网记者 李岩

2015年08月31日10:07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桑皮纸制作过程展示

   子承父业6岁学艺 感谢政府“非遗”保护有法可依

    吐尔孙6岁就开始随父学习制作桑皮纸工艺,几十年如一日,其中的艰辛不言自明。去年,他90多岁的老父亲托乎提·巴克去世,吐尔孙正式从父亲手里接过制作与传承桑皮纸技艺的重担,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桑皮纸制作的第11代传承人。”我们家祖祖辈辈是做这个的,但是那时不能靠这个吃饭,养活自己,只能靠自己出外打工谋生……”吐尔孙回忆说,当年连自己的老父亲都曾不得不暂时放弃这门技艺,挨家挨户给别人剪羊毛。

    直至2002年桑皮纸的命运方出现转机,原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美国史密梭民俗与文化遗产中心通过一位在华的美国记者得知,在新疆民间有一位掌握千年桑皮纸技艺的手工艺人,这位手工艺人就是吐尔孙的父亲,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对方邀请他到威斯康星州举办的第36届史密梭民俗生活艺术节上表演。当老人在一群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面前演示维吾尔族传统工艺——桑皮纸的制作过程时,观众都惊呆了,不时传来阵阵掌声与喝彩声,他带的桑皮纸瞬间被一抢而空,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并关注这门已远离人们生活近五十多年的古老技艺——桑皮纸。

    拥有千年历史的桑皮纸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这让吐尔孙很激动,漂流在外打工的他马上回到了家乡,从父亲手中继承了这项古老工艺。“以前父亲做的桑皮纸主要用于制作花帽,对质量要求不高。而现在,买桑皮纸的人主要用于书法、绘画,对质量要求更高。”吐尔孙说,制作桑皮纸对天气有要求,“天气好了才能做,因为需要晾晒,这里一个月天气好的时候平均有20天,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做二十张。”

    2006年5月20日,桑皮纸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的吐尔孙·托合提巴柯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按照相关规定,其每年至少可享受每年1.68万元津贴,墨玉县政府每月还会给他发工资,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今年这里马上会变成桑皮纸文化一条街”吐尔孙指着院子内建起的三层小楼说“感谢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次你来这个肯定会大变样”。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李岩、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