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戏 《平凡的世界》——激活经典作品
一部面貌朴素、手法传统、反映我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的电视剧,能够有多大的荧屏号召力?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交出了一份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答卷。时代的急剧变迁使本剧的题材内容似乎已显陈旧,然而,30多年前陕北农民在曲折中探索前进、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却诠释了超越时代的永恒命题——“要像少平一样奋斗,像润叶一样去爱”。电视剧传递出的向上、向善的价值思考,再次激活了当代人潜藏内心的那种改变命运、追求理想的正能量。
纵览全剧,历史生活场景的真实、人物语言和性格的真切,不仅勾画了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起伏颠簸,更将“平凡”刻画得实实在在。其艺术趣味不那么前卫时尚,朴素的风格基调、严肃的人生思考却一扫电视剧市场娱乐至上、物质主义的颓靡,让平凡的人们在观剧时能不断发现自己,鼓励人们追求道德之美、战胜苦难、实现理想。
本剧之所以成功,不能忽视的原因是小说本身的经典性提供了丰厚的文学基础。而路遥贴着人民走、俯瞰全社会的创作精神,也为主创人员所继承。创作组怀着对经典的敬畏,在故事改编中尽量尊重原著,并戏剧化地抓住一些生活细节、放大一些深刻思考,追求文学表达与电视美学的统一;深入陕北了解路遥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体验陕北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而借到了路遥的一口气。
家庭剧 《虎妈猫爸》——聚焦社会现实
《虎妈猫爸》为“80后”家庭画了一幅惟妙惟肖的群像。画像的主角是“4+2+1”结构的“80后”家庭,被全家寄予厚望同时被过度宠爱的孙女,处于社会、家庭和自我夹层中难以自处的“虎妈”“猫爸”,以及有个性有坚持的“虎妈”“猫爸”双方的父母。这些主要人物的性格虽有戏剧化夸张的一面,但总体颇具典型性,再加上聚焦第三代的教育问题,使得“虎妈”“猫爸”一家人的故事接通地气。
育儿是家庭矛盾激化的导火索,也是串联整个故事的主线,但创作者并未止步于此。随着故事的演进,创作者向观众提出了一系列辛辣却现实到令今天中国人普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择校背后的畸高房价、两代人教育理念与生活观念的巨大差异、社会变革对人心的动摇分化,等等。依托这个“80后”家庭的喜乐与忧愁,生活的潜流暗涌逐渐浮出水面,生活的真实也被一笔一画地复刻出来。因此,尽管《虎妈猫爸》是以轻喜剧的语调向观众讲述这个故事,但在这个家庭里面,几乎每个观众都能找到几分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引发出几分类似的烦恼和会心的微笑,让这部剧具有了超出一般轻喜剧的分量。
一段时间以来,以“杯水风波”过度夸大家庭矛盾、为追求戏剧性而脱离现实,成为家庭伦理剧被普遍诟病的问题。《虎妈猫爸》力图在现实性与戏剧化、娱乐性和社会性之间取得平衡,这种努力值得赞赏。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