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發現最年長的
雄性大白鯊有73歲
大白鯊有可能是這個星球上最長壽的鯊魚之一。據外媒報道,最近,美國伍茲霍爾海洋學研究所魚類生態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對八頭來自大西洋西北部的大白鯊首次進行了放射性碳年齡測試研究,發現這些鯊魚裡年齡最大的雄性大白鯊有73歲,雌性大白鯊年齡最大的也有40歲。相比前人的觀察記錄結果,研究人員稱該發現出人意料地刷新了大白鯊最長壽命的現有紀錄。早年的研究認為,大白鯊最多能活二十來歲。
魚類的年齡,主要是靠分析其礦化組織逐年增加的情況來加以判斷的。所謂的礦化組織,主要包括魚類內耳石、椎骨以及鰭條這些構造,它們像大樹的年輪一樣,每年增生一圈。對於大白鯊而言,想要按這些“輪紋”判定它的年齡更具挑戰性。因為它椎骨上的“輪紋”很難辨識。大白鯊的年齡越大,這些“輪紋”也越難辨識。而且每個個體也存在生長上的差異。靠“年輪”這種老方法判斷鯊魚年齡已經不夠用了。
在測算動物年齡時,可以利用碳14這種“郵戳”來進行更為准確的計算。伍茲霍爾海洋學研究所運用所裡的質譜設備對樣本庫裡的大白鯊椎骨膠原樣本進行了定年分析。
按照現在的發現,如果大白鯊的年齡能達到70多歲,那它也可能是最長壽的軟骨魚類之一。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戴小杰教授表示,70多歲有可能並非大白鯊的壽命的上限,有研究認為大白鯊能活到百歲。“大白鯊主要在海洋的中上層活動,某些個體較小的深海鯊魚,代謝更慢,有可能比大白鯊活得更長,只是我們現在尚未能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已。”
大白鯊的壽命
主要由遺傳和進化決定
記者採訪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朱江峰副教授,他指出,“大白鯊廣泛分布於三大洋,但主要活動在亞熱帶、溫帶的近海上層水域。我國海域分布相對較少。”相比我國,大白鯊在美國東北部沿海、西北大西洋較多,在澳大利亞沿海、東太平洋分布也較多。在美國、澳大利亞的海洋生物學家也有更多的機會接近和研究大白鯊,在這方面的研究積累也更多。而我們國家的研究者取樣相對困難。
“大白鯊的壽命在鯊魚中算是比較長的。”朱江峰說,“鯊魚屬於長壽命魚類,尤其是大洋性鯊魚,20多歲的壽命很常見,但這僅是局限於以往的研究手段。正如這篇新研究所述,採用了新技術,研究結果與以往大不相同。就壽命而言,鯊魚壽命的主要決定因素是遺傳和進化因素,環境變化對鯊魚壽命的影響需要長期的積累才能體現,比如持續的污染,氣候變化。”朱江峰還指出,由遺傳決定的大白鯊總體壽命,是較為穩定的。不同海域活動的大白鯊在壽命方面相差不會太大。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