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快活”畫家朱新建逝世 曾生活洒脫“跟神仙一樣”

記者李健亞

2014年02月11日07:55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別了,“快活”畫家朱新建

  朱新建借著“現代女郎”這一主題在中國水墨畫的現代性發展路上打開了一扇窗戶。圖為朱新建作品《美人圖》。

  朱新建 1953年生,江蘇省南京市人。1980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留校任教,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88年辭去公職,成為職業畫家。是近20年來在美術界備受關注、最有爭議的畫家之一,新文人畫的重要參與者和倡導者。曾獲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銀質獎;作品《除三害》獲全國少兒圖畫優秀獎。為上海美術電影廠、中央電視台設計動畫片《老鼠嫁女》、《皮皮魯與魯西西》的人物造型。著有《人生的跟帖》《大豐談藝》《決定快活》等書。作品曾被中國美術館、法國國家圖畫館、比利時皇家歷史博物館等機構收藏。

  我一直認為畫畫題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畫到什麼程度。題材隻能作為一個事由,借這個由頭提高一下大家的興趣,如此而已。你去畫現代城市也好,畫古代農村也好,畫青菜也好,畫蘿卜也好,其實這些都是一個載體。就像唱歌一樣,你唱《好一朵茉莉花》好聽,唱《康定情歌》也會好聽的。你去唱一棵草、一朵花,並不是說如果唱一朵花好聽,大家都去唱花,不去唱草,我覺得沒必要。——朱新建

  頭頂著新文人畫領頭人大旗,朱新建的傳奇或許並不會因其去世而有所失色。昨日凌晨2:23,著名畫家、新文人畫代表朱新建在京去世,享年61歲。朱新建妻子陳衍告訴記者,朱新建一直對生命不放棄,很堅強。此次因為肺部感染走得突然,追悼會等事宜都將在今天進一步去處理。與此同時,4月12日在今日美術館舉行的朱新建畫展或將成為美術界對其的另一種懷念。

  對於中國當代藝術史來說,朱新建有點像“搗蛋者”。“85美術新潮”時他憑借小腳裸體女人畫聞名並成為“新文人畫”陣營中的主將。在朱新建的創作中,一直以女性形象為主要創作題材,無論是近30年前引起轟動的“小腳女人”還是后來的“現代女郎”,朱新建都在用最傳統的中國筆墨展現了現代人的情感:一種人們在價值信仰普遍失落后的玩世、庸俗的生存感。而2007年底,一場大病令朱新建失語,右手偏癱。此后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樂觀心態與病魔斗爭,堅持練習左手作畫。朱新建的妻子陳衍告訴記者,近兩年朱新建身體一直不太好,但他一直對生命不放棄。2013年9月,朱新建的兒子朱砂與作家王朔的女兒王咪喜結連理,文藝界人士齊助陣,其間,朱新建因行動不便一直坐在輪椅上。兩個月前朱新建又一次因為腦梗住院,此后導致肺部感染,“雖然他身體不好,但此次走得還是太突然,家裡人都沒想過他會走得那麼快。”

  在陳衍看來,丈夫屬於那種為畫而生的,“他酷愛畫畫,即使右手不能動了,也學著用左手畫畫,他的一生就是喜歡畫畫。”為此,如期舉辦一場畫展或成為懷念朱新建最好的方式。陳衍指出,4月12日在今日美術館將如期舉行朱新建畫展。這一畫展原本定於去年舉行,但因種種之故延至今年展出。與此同時,《朱新建作品全集》作品征集活動也將於本月正式啟動。該活動由朱新建本人授權其夫人陳衍及朱新建藝術研究中心組織承辦。

  ■ 人物特寫

  創作 小腳女人到現代女郎

  上世紀80年代,在朱新建筆下誕生了“小腳女人”。除了是因為“玩玩”的心態外,他說,創作這樣一批作品也是“一種小男孩內心深處對性的幻想,以這種形式來滿足自己的幻想,不過后來由於各種因素,這種私密的幻想被拿到社會上展出,被放大了。”

  此后他又創作了新的主題:現代女郎。在他的畫筆下,眾多的現代女性閑散慵懶、自然隨性。

  借著這一題材,朱新建在中國水墨畫的現代性發展路上打開了一扇窗戶。其大膽艷俗的表達,一方面對中國傳統習俗中的道德觀提出了挑戰,一方面也為中國畫如何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建立了聯系。朱新建曾說,“我最早曾想用齊白石的筆墨畫裸體女人,應當是很過癮的,但這實際上是做不到的命題。中國的筆墨是在遠離肉欲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裡面慢慢長成的,西方人是比較寫實的、比較色彩的,表達人的熱情比較厲害。這兩種我都喜歡,一種是比較野逸的筆墨,一種是比較激動的性情表達。”

  生活 洒脫“跟神仙一樣”

  當然,朱新建留給當代畫壇的傳奇還不止於其繪畫。藝術評論家水天中曾說,對於朱新建,我們僅僅是關注到他的畫的話,並不能完全窮盡朱新建在當代文化史上的意義,更應該關注朱新建他怎樣活著,怎樣畫畫,對藝術是怎樣一種態度。

  朱新建的生活哲學可以用快活來形容。畫畫、寫字、四處漫游、和美女聊天、逗寶貝女兒、寫自己覺得好玩的小說、上網泡壇子,甚至與網友見面,什麼都玩得有聲有色。他看到畫家有齋名的不少,想著也弄個什麼齋名,遂給自家起了一個齋名———“除了要吃飯其他就跟神仙一樣齋”。

  對此,藝術評論家李小山就告訴記者,老友朱新建一直是個很洒脫的人,是位天生的藝術家,“因為洒脫,他從不計較自己的畫賣多少錢,畫價貴與否,他根本就無所謂。”

  李小山回憶,朱新建雖洒脫,卻不是聲色犬馬、虛無主義式的,“他非常好學,知識面、眼界都非常寬。”

  ■ 評價

  我1985年便認識朱新建。當時他參加了湖北“中國畫探新作品展”中,其以一批《金瓶梅》木版插畫風格的小腳女人畫參展,引來褒貶不一的爭論。在我看來,朱新建的創作超越了中國傳統文化。上世紀90年代以后,朱新建的畫風有所變化,畫筆下的對象圖像有了轉變,用中國最地道的筆墨展現了消費社會下出現的都市少女。用六個字來形容他的創作便是:很中國很當代。此后中國當代水墨發展中,不少人受到了朱新建的影響。類似李津,其繪畫的趣味、追求都受到過朱新建的影響。

  在朱新建那兒,畫畫幾乎就是他全部。2007年大病之后,他依然執著地用左手畫畫,這批晚年的繪畫還是很有特色,有著文人畫中的生澀。

  口述:魯虹(藝術評論家)

  朱新建是30多年來中國當代水墨畫領域中出類拔萃的藝術家。他才華橫溢、知識面寬、藝術理想高。從其藝術創作來看,他的創作非常具有獨特性,圖式感非常強,與古人不同,與同齡人不同,與西方也不同。

  雖然他筆下的花鳥、人物不能畫得像齊白石、徐悲鴻那樣爐火純青,但那主要是因為他的年齡之故。我一直認為朱新建是可以做得更好的藝術家,但天妒英才。

  口述:李小山(藝術評論家)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