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縱橫家張儀、外交家張騫、大將張飛、名臣張居正,近代有名人張之洞、張學良……如果說張氏家族人口眾多,猶如夜空群星,優秀的他們就是最亮的星星,縱是朝代更迭,他們的故事也很難被時間淹沒。同時,張氏家族中還有一些人,知名度也許不算太高,但他們對張氏家族的貢獻不容小視。
百忍治家·張公藝
“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氣量,忍是君子之根本﹔能忍夏不熱,能忍冬不冷:能忍貧亦樂,能忍壽亦永﹔貴不忍則傾,富不忍則損……”這首百忍歌,常見題於扇面、扉頁之上,教世人忍讓和氣,少生事端。這首百忍歌,出自張氏家族一位前輩。
據《舊唐書》記載,壽張縣(今濮陽市台前縣)張家庄村,有個人名叫張公藝。他家九代同居,子孫繁眾,人財兩旺。按理說人多是非多,但張公藝家卻和和睦睦,相安無事。
這事兒把皇帝都驚動了。唐高宗慕名過訪,問張家為何能九代同居,張公藝請人拿來紙筆,寫下一百個“忍”給高宗。高宗非常感動,賜他縑帛以示表彰。
后來,“百忍堂”成為張姓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堂號,分支眾多。百忍堂遺址在河南省濮陽市台前縣橋北張村,后人主要分布於山東、河南等地。
第一清官·張伯行
說到清官,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包青天”包拯。不過,真正被皇帝封為“天下第一清官”的,其實是個姓張的。
康熙二十四年,張伯行考中進士,先后當過內閣中書舍人、山東濟寧道、按察使、巡撫、會試副考官、禮部尚書等。他擔任的官職,個個都是“肥差”,用現在的話說,少不了“灰色收入”。
然而,張伯行為官十分廉潔自律。康熙四十五年,張伯行當上江蘇按察使,屬於巡撫的屬下。作為一個“沒眼色”的官場新人,張伯行顯然得罪了總督和巡撫,常受排擠。
好在,好運很快就來了。康熙南巡到江蘇,知道情況后為張伯行打抱不平,當場破格升他為福建巡撫。
張伯行一生為人耿直,卻從沒失去康熙的信任,多次被朝廷表彰,康熙贊他為“天下第一清官”,雍正賜予他“禮樂名臣”匾額。
入閩世祖·張化孫
如今,客家人中的張姓人,大都說自己是張化孫的后代。
張化孫生於南宋,官任汀州知府。公元1204年,時逢戰亂,張化孫遷居上杭。汀江別稱勤江,張化孫被族人尊為“勤江始祖”。
張化孫和陳、闕兩恭人(妻子)生了18個兒子,有孫子108人,子子孫孫繁衍生息,遍布我國南方閩、粵、贛、湘、浙、桂等省和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據統計,其后裔已有上千萬人。
根據記載,張化孫治家有方,又重視對后代的培養教育,同時不斷開拓生存空間。他打破客家人“安土重遷”的傳統思想,讓16個兒子外遷發展,遷得最遠的十六子倬雲,遷到安徽徽州。
當代故事
張天任
1962年出生,浙江長興人,美國加州國際大學榮譽博士,現任天能動力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
全國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商天能集團,掌門人是個張姓人。天能集團2011年銷售收入達152億元,旗下五大生產基地之一,就建在張姓起源地濮陽。
張天任是浙江人,但加入世界張氏總會時,“老家”一欄寫的是濮陽。他說,這是因為自己“老根在這裡”。
張曉卿
1936年出生在馬來西亞的一個山村裡,兒時全家以割膠為生。1975年,張曉卿白手起家,創辦了一家木材公司。
到上世紀80年代,他的木材公司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集團。1987年,張曉卿斥巨資拯救有著悠久歷史但瀕臨破產的馬來西亞華文報《星洲日報》,並親自出任社長。“看待自己的文化,我們要出自真心的愛護與維護!”身為世界張氏總會創會會長、馬來西亞常青集團董事局主席的張曉卿說。
張家逸事
老天爺和閻王爺都是張家人?
有種說法是,老天爺和閻王爺都姓張,上天入地的事兒都歸他們管。
相傳,張姓始祖揮公是黃帝的孫子,揮公的第九個兒子叫張盈,這個人沒有多少故事,但是他的大兒子和小兒子故事可不少。
大兒子被稱為張玉皇,其排位上寫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主宰”,上管天下管地,就是傳說中的玉皇大帝﹔小兒子,傳說就是閻羅王,管人世間的生死之事。
照這些傳說來看,我們說的“老天爺”和“閻王爺”,倒是一對親兄弟。
張家到底有沒有人稱王?
張姓人雖然沒有建立大一統的朝代,但如果我們仔細打撈歷史,還是能看到不少“稱王稱帝”的張姓人。
比如,曾建立在新疆吐魯番盆地的高昌國,就有一任君主是張姓人。
高昌是漢族在西域建立的佛教國家,是古時西域的交通樞紐,也是古代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之一,在《新唐書·高昌傳》中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公元5世紀中葉至7世紀中葉,曾先后出現四個獨立王國,分別是闞氏高昌、張氏高昌、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其中張氏高昌的君主叫張孟明。
公元640年,唐朝滅麴氏高昌。這個美麗而神秘的西域古國,在歷史上留下驚鴻一瞥,又匆匆消失於時間的長河,隻留下斷壁殘垣,讓人們憑吊與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