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韋小寶原型曝光 或為清朝康熙年間御前侍衛

巫馬期

2014年03月04日11:16    來源:深圳商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韋小寶原型或為清朝康熙年間御前侍衛托碩

  有一天翻看一本書,發現裡面一個故事很有意思:清聖祖康熙的時候,派了一個御前侍衛做使者,到俄羅斯去談判劃定邊界之事,結果這個人被俄羅斯女王看中,成為女王的男寵,他們在枕席上訂立了十八條盟約——但是這個人居然不是韋小寶!他叫托碩。這本書也不叫《鹿鼎記》,而叫《檐曝雜記》,作者趙翼是乾隆進士,清中葉有名的史學家、詩人。

  關於托碩與俄羅斯女王的故事,見《檐曝雜記》卷一“俄儸斯”條:“康熙中,聖祖嘗遣侍衛托碩至彼定邊界事。托碩美須眉,為女主所寵,凡三年始得歸。所定十八條,皆從枕席上訂盟,至今猶遵守不變。”

  趙翼史學方面的代表作有《廿二史札記》、《陔余叢考》,皆扎實可靠,他還寫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樣有名的警句。然而《檐曝雜記》雖也挂著史料筆記的招牌,卻不大高明。比如上面所記托碩與俄羅斯女王的故事,簡直可以稱之為“一個中國人在俄羅斯的奇遇”。故事中的風流女王,無疑就是彼得大帝的姐姐攝政公主蘇菲亞﹔所謂邊界盟約十八條,應該就是《中俄尼布楚條約》。金庸寫《鹿鼎記》時自然沒有少看明清史料筆記,趙翼這本書大概也曾寓目,韋小寶的原型很可能就是托碩,雖然他並沒有托碩那樣的美須眉,也並沒有在俄羅斯停留三年。

  但無論如何,韋小寶式的“奇遇”作為小說家言是可以的,放在史書裡就顯得荒唐。《檐曝雜記》中靠不住的記載,還不止托碩的俄羅斯之行。“俄儸斯”這一條不過五六百字,就有不少臆測荒唐之處,基本不可信。裡面提到兆惠西征回疆時,“聞西北有龔國者,其城周五百裡,皆銅鑄成,豈即俄儸斯耶?”又說,“其國歷代皆女主,號察罕汗”,“聞近日亦易男主矣”。其實俄羅斯史上女沙皇並不多見,並且蘇菲亞公主也不是真正的沙皇。

  關於國內的記載也好不到哪兒去。《檐曝雜記》裡面還有兩卷講作者在桂、粵、雲、貴等地做官時的經歷見聞,也多荒唐無稽之記載。比如他說廣西鎮安多虎患,其中有一種老虎“已黑色,兼有肉翅。月明之夕,居人常於欄房上見之,蓋千裡神物也”。他提到廣東住有海外來的黑奴,和粵女婚配生子,有人戲弄他說:“爾黑鬼,生兒當黑。今兒白,非爾生也。”黑奴用刀砍開孩子的腿骨看,發現骨頭是純黑的,但兒子已死,於是大慟。趙翼由這故事得出的結論是:“始知骨屬父,而肌肉則母體也。”這個故事看著也眼熟,后來想起曾見於《聊齋志異》。

  不知道為什麼,包括趙翼在內的中國舊時候的史學家,在講到外國或是異族的事情時,總是特別輕信,想象力也變得格外豐富,很容易地就由史學家搖身一變而成為志怪傳奇小說家。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