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白燁:應把讀書像經濟一樣抓

周懷宗

2014年03月18日10:31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白燁:把讀書像經濟一樣抓

  白燁:著名文學評論家。

  寫作和閱讀,這個人類文明永久傳承的脈絡,在現代化傳播方式的沖擊下,正遭遇著越來越嚴重的考驗。快節奏的生活,碎片化的閱讀,正在消解著流傳千年的閱讀方式。

  白燁說:“多元化的時代,閱讀的多元化當然是一種好事,通俗閱讀、網絡閱讀的擴大對於知識的普及、信息的傳播也產生著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嚴肅的、深沉的閱讀對於一個人、一個社會的重要性依舊不能忽視,文化的積澱、文明的傳承、一個社會公民素質的培育,都需要嚴肅的閱讀來完成。隻有淺閱讀是不夠的,而深沉的閱讀,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體現,應該加以重視,像抓經濟一樣抓。”

  純文學越來越小眾

  這些年來傳統純文學一直在發展之中,這毫無疑問。但另一方面,純文學確實沒有網絡文學那樣大的社會影響力,輻射的面也不夠廣,而且這些作品本身的特點也使得它很難獲得大眾的普遍喜歡,更多時候是處在一種小眾狀態,變得小圈子化。

  北京晨報:一直有不少人擔憂傳統純文學目前的生存狀態,在您看來情況如何?

  白燁:從總體上看,這些年來傳統純文學一直在發展之中,這毫無疑問。但另一方面,純文學確實沒有網絡文學那樣大的社會影響力,輻射的面也不夠廣,而且這些作品本身的特點也使得它很難獲得大眾的普遍喜歡,更多時候是處在一種小眾狀態,變得小圈子化。除了一些名家,他們的作品很好,同時個人的名氣又能夠推動人們的閱讀渴望,受眾會大一點,更多的情況下,這些純文學的作品,在小眾之間流行的情況更加普遍。

  北京晨報:這種狀態普遍存在嗎?

  白燁:是的,時尚閱讀、淺層次的閱讀更多地被人們所選擇,文學的小眾化在整個世界范圍中都是如此。對於我們來說,相對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種一本小說就使得洛陽紙貴的情況很少了,那個時代人們的文化生活相對單調,選擇的余地不多,再加上開放之初,對於新知識、新的東西渴求度很高,但是隨著社會的逐漸開放,隨著傳播技術的越來越發達,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那麼純文學在人們的文化生活中所佔的比例自然就小了,同時,剝離了太多的社會功能,文學也變得更加純粹,自然小圈子化、小眾化也就愈發地明顯了。而且可以看到的是,在今后一段時間中,這樣的大趨勢依舊很難改變。

  默默發展的純文學

  現在每年新出的長篇數量已經超過4000部了,基數非常大,基數大產生好作品的幾率也就大了。中短篇領域中,60后、70后、80后作家開始大量介入到創作之中,這些年來產生的好作品也不少,並且創作的形態也變得更加豐富了。

  北京晨報:作為文學評論家,在您看來這些年的文學發展情況究竟如何?

  白燁:在小眾的狀態下,這些年其實無論是長篇、還是中短篇領域中,都有很多非常不錯的創作者一直在堅持。比如說長篇,現在每年新出的長篇數量已經超過4000部了,基數非常大,基數大產生好作品的幾率也就大了。中短篇領域中,60后、70后、80后作家開始大量介入到創作之中,這些年來產生的好的作品的也不少,並且創作的形態也變得更加豐富了。

  北京晨報:相對來說,更具備社會影響力的領域如何?

  白燁:比較有社會影響力的,比如說報告文學,始終是和現實聯系在一起的,近年來也有不少關注現實的社會問題的作品出現。再如散文,就像歷史散文,對於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關注,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非常好的表現。再說詩歌,過去許多人一直都覺得詩歌不景氣,實際上,詩歌是一個跨越代際的文藝形式,人們對於文學的最初興趣,往往都是從詩歌開始的,這幾年來,網絡上的詩歌發展很快,可能確實不夠大眾,但確實也有許多新的、好的作品出來。

  犧牲人文精神的現代性

  社會閱讀的淺俗化是個大的傾向,電子閱讀、快餐式閱讀,乃至於把信息的瀏覽也當作閱讀的情況,影響著人們的閱讀習慣,特別是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難以進入深入的閱讀狀態,選擇閱讀對象時,也更傾向於選擇口味對應的讀物。

  北京晨報:在您看來,這樣的變化是如何產生的?

  白燁:有時候其實會覺得很尷尬,特別是一些好的作品,沒能得到好的推廣,自然也就沒有好的印數和銷量。但總體上來說,社會閱讀的淺俗化是個大的傾向,電子閱讀、快餐式閱讀乃至於把信息的瀏覽也當作閱讀的情況,影響著人們的閱讀習慣,特別是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難以進入深入的閱讀狀態,選擇閱讀對象時,也更傾向於選擇口味對應的讀物,諸如游戲化的、休閑化的讀物很受歡迎,而那些需要深沉思考的書籍,需要反復閱讀的內容,則少人喜歡。可能這就是轉型時期難以避免的過程,也可能是現代性的代價吧。

  北京晨報:為什麼說是代價?

  白燁:現代性有時候會以犧牲人文精神為代價。但人文精神對於一個社會來說,承擔著重要的作用,它是社會傳承、文明延續的基礎,缺失人文精神,社會就會變得無序,失去了文明的基石。對於現代性的這種悖論,也已經有很多人在反思,如何讓現代社會具備更多的人文精神,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讓好書和讀者見面

  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讓青年人都覺得閱讀嚴肅作品是有好處的,是有幫助的,同時也會得到愉悅,那麼自然而然就會形成閱讀純文學的習慣。相反的,如果各種條件都不具備,一個人從一開始的閱讀就是蕪雜的,基礎是不純粹的,那麼就很難養成深度閱讀的習慣。

  北京晨報:純文學的閱讀,往往需要一定的訓練,如何讓更多人更容易地接受它呢?

  白燁:確實如此,閱讀嚴肅文學,可能需要一個訓練的過程,從零開始到能夠欣賞也閱讀純文學,需要有人做適應和引導的工作,此外,還需要一個相對合適的環境,不論是周圍的人,還是家長老師,如果能夠在教育中,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能夠讓青年人都覺得閱讀嚴肅作品是有好處的,是有幫助的,同時也會得到愉悅,那麼自然而然就會形成閱讀純文學的習慣。相反的,如果各種條件都不具備,一個人從一開始的閱讀就是蕪雜的,基礎是不純粹的,那麼就很難養成深度閱讀的習慣。

  北京晨報:怎麼樣才能改變這種狀態?

  白燁:重要是一開始就要把基礎打好,把漏洞補上,分清楚深度閱讀和消遣的區別。不能把眼前當作長遠,不能把一時的感官享受當作根本。需要有人做好這個辨析的工作,比如說那些真正好作品應該得到推薦,讓好書和讀者能夠見面。那些出版好書不出版爛書的出版者,應該加以鼓勵和嘉獎。此外,應該有更多的讀書會、書評等活動,這既是對作者的鼓勵,同時也是對讀者的一種培養和肯定。

  讀書是文明的體現

  嚴肅的閱讀,是一個社會文化的積累、文明的傳承、公民素質的培養,很大程度上依賴嚴肅閱讀來承擔。對於個人來說,嚴肅閱讀對於情操的培養、知識的積累、個人經驗的傳遞等,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某種程度上來說,閱讀就是另外一種人生經驗。

  北京晨報:也有人認為,當前的閱讀情況比以前更好,閱讀量在增加,您認為如何?

  白燁:新的傳播方式,帶來新的閱讀方式,而社會的進一步開放也使得閱讀變得更加多元化,多元化當然是好事,大的范圍來說,網絡閱讀當然也是閱讀的一部分,它對於信息的傳遞,價值的溝通都有好處。但是另外一面,就好像寫作有嚴肅寫作,也有市場化的寫作,兩者同時存在,但都不能或缺。

  北京晨報:那麼嚴肅閱讀對於社會的意義在哪裡?

  白燁:嚴肅的閱讀,是一個社會文化的積累、文明的傳承、公民素質的培養,很大程度上依賴嚴肅閱讀來承擔。對於個人來說,嚴肅閱讀對於情操的培養、知識的積累、個人經驗的傳遞等,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某種程度上來說,閱讀就是另外一種人生經驗。問題在於,對當下人們閱讀情況的跟蹤和了解不足,從個人到社會層面,重視的都不夠,應該把讀書當作文明的一種表現,把讀書工作當做經濟一樣抓。

 (晨報記者 周懷宗)

(責編:李京(實習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