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2013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七項系搶救性發掘【6】

2014年04月09日17:10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6、河南洛陽新安漢函谷關遺址

“關”字款銘文磚  河南洛陽新安漢函谷關遺址出土

漢函谷關作為漢代最為重要的一處內關,其考古發現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此次發現,為關隘制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為函谷關遺址的保護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也為絲綢之路的申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背景介紹:漢函谷關考古工作自2012年6月份開始,2013年10月田野工作結束,勘探總面積約13.9萬平方米,發掘面積共3325平方米,共發現夯土牆17條、古道路2條、夯土台2座、活動面9處,遺址總體布局基本清楚。

此次發掘的主要遺跡有城牆、道路和建筑遺址等。其中對對關城的東牆和南牆進行了局部揭露,勘測出東牆牆體寬度達22米,其附近還發現了護堤、排水渠及馬道等遺跡。關城南牆臨河而建,平面略呈弧形,勘探發現長度約150米,寬度8-18米。經過解剖,南牆為夾心牆,牆體南北兩端各有寬約1米的夯土牆,夯土質量好。

此次發掘共發現2條古道路,均為東西向。一條位於遺址中部,勘探發現長度約370米。這條千年古道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組成部分。另一條古道位於遺址南部,勘探發現長度約360米,寬度10-15.7米。

此次挖掘出土的遺物以陶制建筑材料為主,包括瓦當、筒瓦、板瓦、空心磚、方磚、條磚及建筑構件。其中以板瓦居多,筒瓦次之。出土陶器、瓷器、鐵器、銅器等共250余件,錢幣108枚。

通過目前的考古工作,遺址布局基本明晰:它是一處東西狹長的小型城邑,卡在峽谷之中,東牆與南北山上的夯土長牆相連接。遺址南部、皂澗河北岸是主要的生活區,中部有一條狹長的東西向通道,也是唯一的通關道路。根據出土遺物和對遺跡的解剖,可以確定城牆、建筑和古道均為漢代修建。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陳少娜(實習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