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10日電 (易瀟)今年是二戰全面爆發75周年,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至1945年8月15日結束。先后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二戰中軍民共傷亡7000余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
“居安思危”這句成語指處在安樂的環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險。為了防止歷史悲劇重演,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應牢記歷史教訓,接下來我們一起回顧下二戰時那些需要牢記的歷史和教訓。
南京大屠殺
勿忘國恥才能振興中華
南京大屠殺標志碑(資料圖)
日本軍國主義在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展開了震驚中外的大規模屠殺,屠殺從1937年12月13日攻佔南京開始持續了6周時間,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開始好轉。
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軍事法庭的有關判決和調查,在大屠殺中有20萬以上乃至30萬以上中國平民和戰俘被日軍殺害,南京城被日軍大肆縱火和搶劫,致使南京城被毀三分之一,財產損失不計其數。
《舊唐書·魏徵傳》有這樣一句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意思就是說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歷史上的興盛衰亡。隻有牢記南京大屠殺,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讓歷史再現,我們才能更好的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