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

《百年孤獨》作者馬爾克斯辭世 生守愛情死留孤獨

2014年04月19日09:50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生守愛情 死留孤獨

  哥倫比亞民眾參觀馬爾克斯生平展

  馬爾克斯和他的學生

  馬爾克斯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3月6日、他87歲生日那天,當時他身穿灰色西裝、淺藍色襯衫,胸前口袋裡插著一支黃色玫瑰。他走出寓所,和前來的記者們一起唱歌,人們送上他最喜歡的黃色玫瑰花﹔他朝人們揮手致意,慢慢踱步進屋,留給世人一個最后的背影。一個多月后,當地時間17日下午(北京時間18日凌晨),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百年孤獨》作者、一代文學巨匠加西亞·馬爾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病逝,享年87歲。

  馬爾克斯喜歡玫瑰花。他的妻子說,每天總會在他書桌上擺上一支新鮮的黃玫瑰。“今天是星期天,雨停了,我想選幾朵紅色的和白色的玫瑰花帶到我的墓地去……”這是他一篇小說《有人弄亂了玫瑰花》的開頭,我們不妨以馬爾克斯式的“魔幻現實”的方式來理解他的離去。在墨西哥城,人潮蜂擁而至,當他的靈車從家中開出,人們舞動著手中的黃色玫瑰。或許,此刻馬爾克斯也正站在他們中間——“選幾朵玫瑰花帶到我的墓地去”。

  悼念·各國政要

  哥倫比亞為馬爾克斯哀悼三天

  奧巴馬珍藏馬爾克斯簽名版《百年孤獨》

  消息一出,哥倫比亞舉國哀悼。總統曼努埃爾·桑托斯稱馬爾克斯去世給哥倫比亞留下了一千年的孤獨和悲傷,並宣布全國將為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逝世哀悼3天,政府機構降半旗。墨西哥總統培尼亞·涅托認為,馬爾克斯使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文學走向了全世界。

  對於馬爾克斯的去世,各國政要紛紛通過各種方式表示悼念,美國總統奧巴馬稱:“世界失去了一位睿智的偉大作家,他也是我自幼最愛的作家之一。我曾有幸在墨西哥見過馬爾克斯,他送給我一本題字的《百年孤獨》,我珍藏至今。我對於馬爾克斯的親友致以誠摯的問候,希望馬爾克斯的作品在世代中的不朽能讓他們感到安慰。”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也對馬爾克斯的去世寄予哀思:“得知加西亞·馬爾克斯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痛。四十多年前閱讀《百年孤獨》時,我就為其獨特的想象力、清晰的思維以及帶有情感的誠實而折服。無論在現實還是魔幻主義中,他都捕捉到了人性普遍的痛與樂。”

  悼念·作家莫言

  憾失與馬爾克斯見面機會

  贊馬爾克斯有天才的頭腦

  馬爾克斯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西班牙語作家之一。1982年,馬爾克斯憑借《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翻譯成中文的《百年孤獨》對中國作家產生很大影響,莫言、余華、格非等都受到影響,並助推尋根文學和故鄉書寫熱。

  上世紀80年代開始,莫言就被外界稱為“中國的馬爾克斯”。在幾年前的《百年孤獨》中文版首發式上,莫言說,“與馬爾克斯搏斗了20年”。他坦承曾受馬爾克斯很深影響,更自比馬爾克斯的“弟子”。但當看著滿街懸挂著的“中國的馬爾克斯——莫言”這樣的橫幅時,他又確實“不高興”:“我就是中國的莫言,為什麼要說我是中國的馬爾克斯?”

  上午聽說馬爾克斯逝世時,莫言正在醫院看牙。在接受騰訊文化採訪時,他說,“在牙鑽的轟鳴聲中,我想起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作家幾乎是集體閱讀《百年孤獨》的情景。我不能說馬爾克斯是當代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但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確沒有一本書像《百年孤獨》那樣產生廣泛而持久的影響。我本來有過一次與他見面的機會,但因他生病錯過了。感謝這個天才的頭腦,他發明了一種獨特的小說,他也發明了讓自己永生的方式。”

  悼念·中國影響

  《百年孤獨》是中國文學敘事轉型的教科書

  馬爾克斯成中國作家的話語導師

  著名文化批評家朱大可說,馬爾克斯的靈魂,已經滲透到中國作家的語法裡,並與卡夫卡、博爾赫斯和米蘭·昆德拉一起,對當代文學產生深遠影響。《百年孤獨》成為中國文學從傷痕敘事轉型的教科書。一種“馬爾克斯語法”在作家之間流行,猶如一場瘋狂的西班牙型感冒,比如《百年孤獨》那段經典的開頭就被很多作家仿寫過。

  “我不想在此談論中國作家模仿運動的得失。但‘馬爾克斯語法’對中國文學的滲透,卻是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長期以來,馬爾克斯扮演了中國作家的話語導師。”朱大可說,“馬爾克斯的離去,標志著文學最偉大繁華時代的終結。”

  在著名作家格非看來,從文學角度看,博爾赫斯的貢獻不比馬爾克斯小,但是馬爾克斯相對更大眾化,原因就在於他的包容性特別強,“他大概是現在爭議最小的一個作家。”麥家在其微博中稱:“哦,馬爾克斯走了!這個因為創造了一種新式小說而偉大的人,像另一個魯迅一樣影響了中國作家。”遲子建寫道:“發光的人走了,但光還在!多年以后,《百年孤獨》不會孤獨,依然閃亮!”

  除了作家,幾乎全民都在自發紀念馬爾克斯,鸚鵡史航說,“《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馬爾克斯所有作品裡,我最喜歡這篇的名字。現在馬爾克斯死了,就像一個老郵差死了。那位老上校,再也不會收到一封信了,我們也不會知道老上校的任何消息了。”音樂人高曉鬆更是以“痛哭”悼念“大師時代的最后終結”。“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即使最狂亂且堅韌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諸如此類馬爾克斯金句微博上俯拾皆是。

  悼念·圖書銷售

  亞馬遜《百年孤獨》圖書銷量飆升234倍

  2011年以來中文簡體本銷售逾260萬冊

  在全球亞馬遜上,《百年孤獨》一書原本銷售排名在1887名,馬爾克斯去世的消息一出,銷量迅速上升到第8位,上漲234倍。而亞馬遜中國網站自去世消息傳來后,《百年孤獨》從第18名上升到首位。

  至於平時,在中國,《百年孤獨》也絕對是暢銷書的級別。據全球中文簡體版獨家出版商新經典文化總編黎遙透露,馬爾克斯作品在內地已授權出版七本,其中《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最為暢銷﹔迄今為止,《百年孤獨》銷售已突破260萬冊。

  據《霍亂時期的愛情》譯者楊玲介紹,在國外,《百年孤獨》一直是經典常銷的狀態,肯定到不了暢銷書的級別。馬爾克斯作為世界級的頂級作家肯定在拉美享有很高的地位,但確實對現在年輕一代的作家可能影響越來越小。為什麼中國人對《百年孤獨》有這麼深厚的感情,作家李洱的一篇文章“《百年孤獨》是寫給中國人的小說”或許可以為這個問題注解,“《百年孤獨》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是小說中的皇冠。它雖然寫的是拉美,但每個中國人似乎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生活。”(羅皓菱)

  追憶·版權引進

  十八年堅持等來馬爾克斯授權

  在從事多年出版工作的黎遙看來,《百年孤獨》中文版權的獲得,經過了中國出版人20多年的不懈努力。2011年5月31日,北京民營公司新經典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百年孤獨》,是迄今唯一獲得馬爾克斯授權的正版。

  作為新經典公司負責外國文學的總編輯,黎遙對獲得馬爾克斯認可版權的“來之不易”深有感觸。“馬爾克斯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他的作品在我國被多家出版社擅自出版。1990年,馬爾克斯曾到北京和上海訪問,他發現《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等作品被擅自出版,對中國出版業印象很差。”

  從有中國出版機構正式提出購買《百年孤獨》版權,到2010年中文版權售出,前后18年。在眾多提出申請的出版機構中,最終勝出的“新經典”經過了長達8年的不懈努力。“馬爾克斯住在墨西哥,他的國籍是哥倫比亞,他的版權代理人卡門是西班牙人。其間,我們的版權、編輯、行銷團隊經過大量的工作,對方也多次委派工作人員來京考察。這中間的故事我可以講上好幾天。”黎遙說,那幾年,他和他的同事,都把取得這份授權看作職業夢想。

  最終,對方把唯一正式授權的中文版權,交給了新經典文化有限公司。如今已經推出了馬爾克斯的7本著作的中文版。中國出版方的身份也從一名“粉絲”變身為捍衛作品的“保鏢”。(趙琬微)

(責編:胡雪蓉、張帆)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