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輩子,再沒有見過像那場比賽失利之后巴西人那樣的悲傷。”多年以后,為烏拉圭打入制勝一球的阿爾西德斯·吉賈如此說道。接著,他又稍帶自豪地說:“歷史上隻有3個人能用一個動作讓馬拉卡納球場安靜下來——教皇,弗蘭克·辛納屈 ,還有我。”
終場哨聲響起,看台上數千球迷哭了起來。那一刻巴西國內有多少人流下眼淚,恐怕隻有上帝知道了。當時球場內的氣氛太壓抑了,在烏拉圭的隊員們等著儒勒斯•雷米特——當時的國際足聯主席、世界杯的創始人——走上球場為他們頒發獎杯時,其中有些球員心裡想的只是快點跑到更衣室裡去。“我比巴西人哭得還厲害,”為烏拉圭打入第一個進球的斯基亞菲諾說道,“因為我能看到,他們太痛苦了。”
馬拉卡納球場外面,憤怒的球迷點燃了一堆堆的報紙,其中就包括那份貿然宣稱巴西是冠軍的報紙。球場並未燒壞,但市長立在門口的雕像被人們推倒了,還將其腦袋扔到了附近的馬拉卡納河裡。幾個小時之后,巴西隊隊員們茫然地從球場裡走出來,其中幾個恍惚著走進附近的酒吧裡,一連幾天在裡面借酒消愁。為巴西隊打入唯一進球的弗裡亞卡被一群球迷認了出來,他們朝他大喊著獲勝的烏拉圭隊員的名字:“奧布杜裡奧!”“吉賈!”弗裡亞卡說:“那些喊聲,我一輩子都忘不掉了。”
在隨后的數周、數月時間裡,這種悲傷的情緒與日俱增。賽前的大肆宣傳已是聳人聽聞,現在的哀傷和反省比之更甚。在人們看來,我們就像是剛剛經歷了一場戰爭,巴西戰敗,傷亡無數。他們認為,這場比賽不是11名隊員技不如人,而是整個國家的挫敗,它說明巴西永遠都擺脫不了“落后”的禁錮。有些人甚至灰心喪氣地說,巴西永遠都不會贏得世界杯,永遠都不能跟世界強國一較高低。
甚至一些很客觀的人也認同這種觀點。著名的人類學家羅伯托·達麥塔說,這場失利是巴西現代史上最慘的悲劇,因為它使人們相信,我們的國民都是失敗者。雪上加霜的是,這場失利恰恰發生在這個國家剛剛有了點夢想的時候——在體育項目上,在國家聲望上﹔我們冒著風險,剛想施展一下手腳,就碰壁了。又過了很多年,巴西的國家自尊心才得以恢復。“每個國家都有無可挽回的大災難,就像遭受核彈的日本廣島。”巴西體育記者尼爾森·羅德裡格斯這樣寫道,“而我們的大災難,我們的廣島,就是1950年敗給烏拉圭。”另一位記者羅伯托·姆伊萊特還將吉賈打入制勝一球的黑白錄像與美國總統肯尼迪遇刺的鏡頭進行了對比,說它們“有著同樣的情節……同樣的動作、節奏……同樣精確無情的運行軌跡”。
1950年這批巴西國家隊的球員們隨后在各自的俱樂部球隊裡都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但令人悲哀的是,他們一輩子都沒有獲得世界杯冠軍。有些人到死都念念不忘那次近在眼前的機會。濟濟尼奧,那屆國家隊裡我最喜歡的球員,他說他把世界杯亞軍獎牌放在獎品箱子的角落裡,任其氧化黯淡。“我不願擦它,”多年后他如此說道,“在巴西,足球亞軍就是廢物,還不如打不進決賽。”盡管他極力想要忘記,別人卻不放過他。此后的幾十年時間裡,每年的7月16日,濟濟尼奧都會接到電話,“要是不接,它就會響上一天。巴西各地打來的電話,問為什麼我們輸了那屆世界杯。”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