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
從“我怎麼樣”到“你怎麼樣”
“溫暖和孤單是硬幣的兩面,一面是孤單,一面是溫暖,看你是去抱哪一面。”慕容引刀說。
顯然,大部分讀者選擇了擁抱溫暖,在這個過程中,作家寫作路徑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不再是“我怎麼樣”,而是“你怎麼樣”。
李靜媛說:“劉心武、陳忠實、賈平凹這類傳統作家,是在埋頭創作自己的作品,但從網絡上爆紅的暖男作家完全不同。”李靜媛分析,他們平時就有強大的粉絲群,所以很了解粉絲的需求是什麼,暗中會迎合讀者的需求。他們的書更多體現了安撫、安慰的功用,他們和讀者之間的相處,親切得就像自家的朋友一樣。
慕容引刀說了這樣一番話,“以往我可能更偏向做一個藝術家,但現在這個時代不需要那麼多藝術家,而是需要和人們有互動、有共鳴。”那句經典之語“打動自己也打動別人”在慕容引刀這裡有了新的理解,他認為,這句話其實是把“我”放在了第一位,強調“我怎麼樣”,“但現在不能光是這樣,而更多是‘你怎麼樣’。我想,內在的挖掘當然必要,但你挖掘到的東西要對大家有幫助更重要。”
70后慕容引刀相信,寫作方向的轉變純屬時代發展的結果。“我那個年代更多是一種理想、夢想,特別勵志,但是這個勵志有點撐不住,有點像一支啦啦隊,老在旁邊喊,喊多了你也嫌煩。”慕容引刀說,現在的人需要更細節化、更微小,非常實在的點點滴滴的幫助,“我不要你在旁邊喊,那個沒有意義,我想讓你告訴我生活中遇到這類事情,這樣處理是否會更好,這種態度是否會更好。”
網上留言、評論,以及微信公眾號互動,甚至也可視為大家相互獲取溫暖的一種延續。慕容引刀的一位讀者心情不好的時候,會照著書上的樣子把刀刀臨摹下來,從初中到大學,他畫了整整一本,變成了一本自己的成長日記,“他告訴我,凡是遇到失戀啦,對社會有懷疑啦,他就會抄一抄,寫一寫。”而在慕容引刀看來,這會給讀者一些精神上的支持,“可能不是他一個人面臨這些問題,作者也會遇到這些問題,他就會覺得好過一點。”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