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進攻日本》
作者:
(美)戴維斯將軍、丹·溫法官
出版: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二戰時在中國一個日軍單位的醫學助手回憶說:“這家伙知道他要完了,因此他沒有掙扎。但當我拿起解剖刀時,他開始大聲喊叫了。我一刀切開他的胸部和腹部,他發出可怕的吼聲,面部在痛苦中變了形。他慘叫的聲音難以想象,恐怖至極。而最后他停止掙扎了。”
做此陳述的前日軍醫學助理堅持不透露其姓名,他解釋了要進行活人解剖的原因——作為研究計劃的一部分,中國戰俘被刻意注射傳染病菌,然而,這只是極端恐怖的開端而已。使戰俘感染后,研究人員再將其切開,以了解這種病症對其身體內部所造成的損害。而且剖體時並不使用麻醉,以免影響實驗的結果。
日軍將731部隊的總部設立在哈爾濱附近,目的是開發在二戰裡投擲的瘟疫炸彈。這些研究計劃是日本在二戰前和二戰期間最保密的運作之一。這是一個規模龐大的生化戰項目,要培制瘟疫菌、炭疽病、霍亂和十多種其他感染性疾病的病菌。戰時在中國工作的一個日本醫生湯淺謙說:“活人解剖也經常作為各種外科手術的練習。先割盲腸,再割去一隻手,最后割開氣管。一切實驗完畢,再注射將其殺死。”
這些單位做醫學試驗時,也會將患病的囚犯和健康者關在一起,以了解各種病患擴散的情形。醫生也把一些人關入壓力艙,以測試人體能承受多少壓力,直到眼球爆出眼眶。為確定如何處理凍傷,囚犯在冰凍的天氣裡被拖到外面,暴露雙臂,時時澆以冷水,直到雙臂凍結,打擊時可以發出敲擊木板的聲音。
醫生們甚至用一個僅出生三天的嬰兒做實驗,用一根大針穿刺嬰兒的中指,量其溫度,並防止嬰兒握拳。受難者也常常被拖往一個名為“安達”的射擊試驗場,被日本人捆在柱子上,供他們進行實彈射擊,用以鑒定各種創新技術的有效性。此外,日本人還用飛機向這個區域噴射瘟疫菌或空投帶瘟疫菌的跳蚤,以了解可以殺死多少人。
日本陸軍經常舉行“戰地演習”,曾用飛機將帶有瘟疫菌的跳蚤投到中國東部的寧波和中北部的常德。同時,日本軍人還將霍亂菌和傷寒菌投入中國的水井和池沼。
葛瑞哥·羅瑞革茲曾發言譴責,麥克阿瑟將軍為了從石井大佐處取得731部隊的記錄文件,對其加以承諾,隻要石井交出文件,便可以豁免受審。“假國家安全之名,遠東地區的美軍戰俘在731部隊淪為試驗品的事實被掩蓋了。”葛瑞哥·羅瑞革茲曾在沈陽淪為戰俘,他告訴兒子,他是日本細菌戰試驗下的受害者。
假如這些暴行還不夠令人震驚的話,請看下文:“美國國防部和國務院曾擁有大量731部隊運作的資料,是二戰后取自獲得赦免的日軍石井大佐和其他一些人。這些資料,不但沒有加以翻譯或是為了在該部隊受難的戰俘而作為歷史資料保存下來,反而都歸還給日本政府了。不錯!是原樣歸還給日本政府了。這使我們成為幫助日本否認他們的暴行的同謀,讓他們更加抱怨我們原子彈的投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