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賈平凹點評《紫禁城魔咒》:讀到奔騰放肆的文字

2014年11月16日16:49    來源:華西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賈平凹點評《紫禁城魔咒》:讀到奔騰放肆的文字

  每本小說,都有著屬於它自己的命運。

  千百年來,有些著作幾經浮沉才能成為經典,有些著作剛一落筆就一鳴驚人。

  近兩月,“小說《紫禁城魔咒》自出版以來,就猶如在文壇扔了一枚“深水炸彈”,成為“現象級”作品,點燃了易中天、閻連科、韓寒、江南、陳凱歌、笛安、劉同、陸琪、於正等各界名人的好奇心,紛紛傳閱,交口稱贊。這部號稱“百年來中國最具想象力最不可思議奇幻史詩巨著”的小說,一經出版,橫掃當當網小說暢銷榜,成為當下最炙手可熱的長篇小說。“身份詭異”的神秘作家簡千艾,其真實身份,也引發各界猜測。對此華西都市報曾作重點報道。

  近日,著名作家賈平凹仿佛“知道了點什麼”,忙裡偷閑親自為《紫禁城魔咒》寫下撰文。這也是十年來,他首次重磅推薦新人新作。種種的意外之舉,都讓神秘的《紫禁城魔咒》再次變得詭異萬分。這本現象級小說的血液裡究竟埋下了怎樣的神秘魔咒?

  下面,我們來聽聽賈平凹自己怎麼說。

  賈平凹

  最近總是不得閑,基本上都在開會,北京開了兩個,全國的文藝座談會和我的新書《老生》的首發會,不久陝西又開紀念陝西作協成立60周年的會,大大小小也不少。根本沒時間讀書。就是這樣,也有不少書報、雜志送來,其中有人專門托人送來一部寫紫禁城的長篇小說,三大本,封面有些花哨,擺在案頭有些時日了,不想翻,怕費力。忽然聽說這個作者是陝西渭南出去的女娃,本業還是美術,天賦奇稟,不免有些訝異,忙裡偷閑,盤算著翻一翻、讀一讀。想著的其實是要看一看一個學美術、畫畫的人對文學持有何種態度。

  不曾想這一讀竟是不舍了,仿佛迷了路。我先前說過,讀好書如逛園子,一座紫禁城,當然是比尋常更浩闊豪奢的園子。奇花異草,宮閣斑斕,信步流連中就讀出了驚喜。

  晚清的掌故都刻在史書裡,珍妃、光緒與慈禧的故事被千萬人說被千萬人聽過了。恐怕是街市裡隨便一個引車賣漿者也能說出個子丑寅卯來。

  但是偏有人就能夠在你爛熟的地方造一個異樣的世界。這是好作家的價值。就如同是提筆寫字,徽宗就能寫出瘦金體,而鄭燮就能寫出六分半來。

  我總說,吃飯這個事挺費勁,看起來簡單,但滿不是那回事。你想嘛,要平地,犁地,種麥,麥熟了,要把麥晒干,磨成面,然后再搓面?面,煮出來,也不能光吃白面,還要弄菜弄調料,吃完了還要經過人體的復雜消化,不然堆在肚子裡也不舒服。我這還是簡化地描述,是不是費勁?這麼費勁和麻煩的事,要是沒有別的花樣,人的確難以承受,所以要創造各種美味,讓人在舌尖上忘掉麻煩和費勁。

  再比如生育,女子生娃,那是很痛苦的。這個痛苦的過程要是描述起來也不得了,要十月懷胎,古代沒有剖腹產,有好些生不出來,難產,連大人的命都沒有了,也有大人和小孩都保不住的。就是現在醫學發達了,也有因為生育而喪命的,所以生育這個事又痛苦又危險。如果上帝不制造一些樂趣出來,我估計沒幾個女人願意生娃。樂趣也很多,性愛時的愉悅和舒爽,看著新人出生時的喜悅,小孩慢慢長大體會到的成就感,年老時的天倫之樂,等等,這都是樂趣。

  我舉了吃飯和生育這兩種人們都爛熟的事物,其實文學也一樣。我常想,我們數十年的文壇,總是題材在決定著作品的高低,過去是,現在變個法兒仍是。但天才的文學應該不在此列。是無論鄉野宮闈都可寫出它的華彩來。你看,乖順的牛羊是可以在畜欄裡的,但追風的駿馬和大鳥就可以去原野,去棲息在一朵白雲上面。

  說到底,文學終歸落實在怎麼寫能夠抵達平常中的詩意才是首務。而在紫禁城這部作品裡,我讀到的是一種奔騰放肆的文字,讀到的是平常中的詩意。

  我不止一次地說,我熱愛於寫作中的不顧一切。說的未嘗不是此種亡佚的想象與活力。我歡喜於這種野心。

  2014年11月10日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