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作家哲夫:書評中的批評正在消失 許多批評家墮落

周懷宗

2014年11月25日10:28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作家哲夫:書評中的批評正在消失 許多批評家墮落

  日前,首屆華文書評人年會在深圳啟動,在年會上,諸多專家、學者、評論家對當前中國圖書評論的現狀做出評論,不少專家認為,當前國內書評界出現諸多問題,諸如關系稿、利益稿很多,不願意真正批評,批評成為得罪人的事情,致使書評失去意義,變成了互相追捧的工具。

  實際上,書評業的亂象,一直都是很多學者和專家關注和批評的焦點,然而,商業化時代,批評家生存狀況堪憂,批評平台的缺乏,乃至市場利益鏈條的捆綁和束縛,都使得批評成為了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對此,本報採訪了著名作家哲夫,哲夫說:“書評中的批評正在消失,許多批評家墮落,真知灼見的批評難以生存,不得不迎合市場、迎合商業化的大潮。但這不能怪批評家,而是整個社會正在徹底的金錢化,評論家也沒有辦法”。

  花花轎子抬人,固然皆大歡喜,然而,對於一個圖書創作來說,對於一個社會來說,失去了批評,失去了底線是可怕的。哲夫說:“商業化無可厚非,但凡事都有極限,超過極限,就會產生很麻煩的后果。如果人們都以壞為好,以惡為善,以丑為美,那將是可怕也是可悲的事情”。

  沒有批評的評論

  北京晨報:一直以來,當前社會中書評的冷落都是許多人擔憂的問題,在您看來,書評出了什麼問題?

  哲夫:書評的問題,第一個就是把評論變成了炒作,炒作成風。書評不能公平公正,不能中肯客觀,變成了炒作的工具,失去了批評的意義。實際上,當批評開始商業化,也就沒有了批評,隻剩下炒作,書評也就墮落了。

  北京晨報:為什麼會商業化?

  哲夫:這是整個社會的問題,不是評論家的問題,商業社會把所有的東西都定位了。開一個作品研討會,邀請一些專家學者、評論家,奉上紅包,請這些人說好話,幾乎成了一種普遍的規則和做法,如果有人堅持獨立的思考,對於不認可的作品不肯說好話,他的意見都不可能發表,也不會再有人請他。這就是問題所在,社會徹底的、完全的金錢化了,評論家也沒有辦法。

  批評家不是作家的跟隨者,更不是市場的跟隨者,而是創作和閱讀,乃至是一個社會的引導者。哲夫說,“如別林斯基那樣偉大的批評家,他們留下了許多經典的批評,同時,更重要的是,他們指出了批評的意義。而在今天,這樣的批評家太少了,具有引導意義的批評也太少了。”

  如何才能扭轉書評墮落的現狀?曾經有許多人為之焦慮,也提出過許多辦法,諸如更多的批評平台,對於批評家更好的待遇,乃至建立評論家共同體等,哲夫說:“最根本的,是一個社會要有底線,好的評論家並非沒有,甚至很多,但是真正嚴肅的批評,都沒有地方發表,沒有人認可。”

  從遺珠到混珠

  北京晨報:對於一個社會來說,書評起著什麼樣的作用?

  哲夫:原本的書評,第一是解釋作品,一部作品出版以后,很可能有一些含混不清的地方,讀者理解起來比較困難,而書評就是要把這些東西解釋清楚,讓閱讀者更加清楚、自如地閱讀。第二,批評是良知的表現,批評家是良知的代表者,讓創作者和讀者注意到那些他們自己都沒有注意到的問題,乃至發現未來的某種方向。世界上著名的批評家,比如別林斯基,比如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他們是一個社會中舉著火把的人,是指導者和引領者,為人們照亮前路。別林斯基曾說,批評者不是跟在作家后面的爬行者,而是走在前面的引領者。而現在,我們的很多批評者,其實僅僅是作品的解釋者,實際上這只是批評最起碼的功能,高明的批評家,應該是具備前瞻性的,看出未來走向的人,把迷霧中或隱或現的端倪指出來,讓作家和讀者思考。

  北京晨報:失去了引領作用的批評會怎麼樣?

  哲夫:一個最明顯的后果是,許許多多優秀的作品被掩蓋了。因為文學本來就是小眾的,大部分好的作品,可能在藝術上、在價值上都有建樹,但恰恰都不那麼好讀,不熱鬧,不吸引眼球,因此,在當前的環境下,反而不被看好,遺珠之憾,每年都有很多,而且在商業化越來越泛濫的時代,原本是滄海遺珠,可能變成魚目混珠,真的好作品,很難出頭。

  無限的商業化批評

  北京晨報:好書難以獲得推薦,獲得評論家的關注,是什麼原因?

  哲夫:根源的問題,還是商業化,無限的商業化。在今天,這種取向已經非常明顯,不加掩飾。出版社要賺錢,會重點推薦和包裝那些有轟動效應的,熱鬧的、吸引眼球的書,而好的有價值的書則很難被炒作。最近有一個獎,叫做最好看的獎,也就是說不管它有沒有意義,有沒有價值,不管它的主體思想是什麼,隻看一點,就是暢銷與否,隻看能不能獲得最大的市場,這就是赤裸裸的把商品意識表現出來。完全沒有了文化本身的堅持。

  北京晨報:文化也需要生存,這可能是許多商業化的原因,如何判斷商業化對於文化的影響呢?

  哲夫:商業化本身也無可厚非,但凡事都有極限,有底線,失去底線,過了極限,就會產生很多誤導,不好的可能會變成好的,丑的變成美的,惡的變成善的。而且很多人其實並不思考這些問題,一本書買回去,也不知好壞,也不去判斷,大家都說好,自己也說好,這使得娛樂化、商品化的現象變本加厲。此外,現在很多地方提倡文化企業,要拍電視、搞動漫,一大堆程式化的發展模式,都是為了經濟利益,文化本身的價值、意義被淡化,這也助長了商業化的氣氛,使得嚴肅的批評更加難以生存。

  最重要要有底線

  北京晨報:商業化非獨中國,而是普遍的現象,甚至很多發達國家商業化的程度更高,但是也有不少非常好的書評刊物,以及很受尊重的書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

  哲夫:這就是一個社會誘導的問題,一個社會要有底線,批評才有生存的空間。如果說商業化出版的過程中,出版者、炒作者、批評者都有底線,隻有好的作品才去包裝、炒作、推廣,那麼好的書評才會出現。事實上,好的評論家有的是,但是當這些批評家進行嚴肅的批評時,連發表都不可能。在西方的墾殖時代,比如美國,也曾經出現過沒有底線的問題,但是有賴於一些有良知的人堅持和挽回,不允許商業化對於批評的滲透和侵蝕,最終才保持了批評的獨立性。我們在過去清貧年代,也同樣是有底線有主張,不管主張是什麼,總歸是有的。但是現在,我們的商業化無所不在,像一個乍富的暴發戶一樣,侵蝕著所有的領域。

  北京晨報:批評者迎合商業化炒作模式的現象也屢屢引起注意,對於批評者來說,應該怎麼做?

  哲夫:抵御商業化侵蝕,不是批評家個人能夠做到的,而是社會的問題。中國是個人情社會、關系社會,如今再加上金錢社會,個人很難抵擋種種社會的影響,如果堅持,可能就生存不下去。逼得批評家不得不從俗,不得不迎合市場,這不能怪批評家。就好像那些食品添加劑一樣,都是科學家做出來的,但是能怪科學家嗎?不能,根本原因在於社會提倡這些東西。

  如何拯救書評

  北京晨報: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在尋找拯救書評的辦法,比如說更多的專業性,更多專業的學者、專家能夠從事書評,是否能夠改變書評業中的問題呢?

  哲夫:這其實是一種偽問題,從事批評的未必是專門學批評的人,作家、學者等並非學批評專業的人,往往會寫出非常好的評論,而只是學評論的,會一大堆專業的名詞,反而缺乏獨特的思想的話,也寫不出來好的評論。因此,可能任何人都能寫出好的評論文章,關鍵在於,社會是否提倡那些真知灼見的評論,是否給這樣的批評發表的空間。

  北京晨報:也有人提出,一個好的評論家共同體,可以提升評論的質量,堅守評論的價值,乃至爭取評論家的權益等,這對書評的改善,是否有益呢?

  哲夫:可以理解,但也是一種無奈之舉。因為評論家是有個性的,是個體勞動者,評論也是個人化的創作,正是這種獨立的個性,才能產生更好的作品,魯迅是最好的批評家,他之所以非常早就能寫出許多好的文章,和他獨立的經濟、生活,獨立的思考有很大的關系。一個共同體固然要比個體的力量更大,更易生存,但是也會有反作用,共同的價值很可能使得評論家失去獨立的思考,反而出現很糟的結果。

  給書評留一片空間

  北京晨報:在您看來,改變書評的現狀,有沒有什麼具體可做的事情?

  哲夫:在商業、利潤、碼洋高於一切的時代,一切取決於市場的佔有情況,出版社出一本書,不管好壞,請學者、專家、批評家來,大家約定俗成地說一番好話,恨不得讓全部的中國人哄得都說好。這樣的情況下,作家不得不放低姿態去迎合市場,評論家更可憐,隻能跟在作家后面爬行,為圖書做注腳,跟在炒作者后面,成為了包裝和炒作的工具。而嚴肅的批評則沒有存在的空間。事實上,這些年來,我們有很多文學批評的刊物,都在市場的大潮中悄無聲息的消失了,批評沒有了發表的平台和空間,隻剩下炒作還在喧囂。我想,應該為文學批評保留一點兒空間。事實上,對於當前商業化過度的問題,很多時候政府也無力左右,但是我想可以提倡,給嚴肅的批評提供一些寬鬆的環境,讓那些認真思考的批評者,堅持批評底線和價值的人,有一個可以發表的平台。當然,這種提倡並非以前那種一刀切的做法,因為文學是多元的,我並不贊同清一色的價值,但是宏觀上提倡一些正面的、和公序良俗有關的價值,也沒有問題。

  北京晨報:在您看來,未來的文學批評會是什麼樣的?

  哲夫:文學批評今天的尷尬,是整個社會的原因,批評界無力左右這一切,評論家也無法對抗商品大潮,因此如今的情況可以說是水漫金山,泥沙俱下。但是總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隨著時代的發展,底線也會慢慢回來。

  晨報記者 周懷宗

  哲夫:著名作家。

(責編:易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