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
構筑城市公共文化新天地
汪錫超(寧波市海曙區鼓樓街道黨工委書記)
寧波市海曙區鼓樓街道歷來為寧波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區面積1.6平方公裡,戶籍人口2.6萬,下轄5個社區、3個商圈,人文底蘊深厚、歷史文化悠久,擁有3個歷史文化街區、8個省級以上文保單位。近年來,街道堅持“歷史傳承、資源整合、群眾參與”的公共文化理念,先后獲得浙江省城市體育先進街道、寧波市文化示范街道等榮譽。
一、注重歷史傳承,挖掘文化內涵。街道立足發揮優勢,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探索將鼓樓的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的文化品牌優勢。加大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力度。在文化傳承中,街道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加強居民對鼓樓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
二、注重資源整合,拓展文化載體。街道立足整合資源,建成集群眾文化活動室、圖書館、市民學校、電子閱覽室於一體的秀水文化宮,並確保每個社區有近100平方米的室內活動場所。同時積極與轄區單位開展共享共建活動,集能聚量,形成文化活動規模效應。2014年,在鼓樓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推出文藝團隊“周周演”活動,全年共開展各類文化演出80多場﹔利用寧波市圖書館每周開設的文化大講堂,使超過1萬人次的轄區居民享受到“文化大餐”。
三、注重群眾參與,延伸文化觸角。街道立足服務群眾,注重民間文藝團隊培育和文藝骨干培養。積極引導轄區居民參與公共文化活動,將文化觸角延伸到牆門、樓道、商圈、樓宇,充分發掘文化人才資源,使居民真正成為鼓樓文化建設的受益者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在文化活動中提升居民的人文素養和生活品質。
小故事 大精彩
戴 珩(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
寧波市海曙區鼓樓街道依托地方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文化資源,把說故事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內容,既傳承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又滿足了老百姓的文化需求。
一是精心搜集、挖掘、選編和創編故事,讓故事承載更多的歷史文化和思想道德內涵。故事有著很強的文化傳播和教化功能。鼓樓街道邀請專家、學者以及故事愛好者從民間搜集、挖掘、選編故事,同時,根據老牆門文化創編小故事,使故事既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又有濃郁的時代思想道德氣息。
二是培育說故事隊伍和創新說故事形式,讓說故事對民眾形成強烈的吸引力。鼓樓街道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老牆門故事文化”隊伍,成員有學者、專家、故事表演者,也有擅長講故事的社區居民。為了增加故事會的吸引力,他們特地制作了生動、詼諧的故事會主題曲,並將說故事和舞台表演有機結合。
三是著力打造老牆門故事會品牌,擴大老牆門故事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鼓樓街道每年精心策劃、舉辦一次大型廣場故事會“阿拉寧波故事會”,並將其打造成為老牆門故事會品牌,充分彰顯故事文化的魅力。
四是整理出版故事文化系列叢書,不斷豐富地方文化積累。鼓樓街道對故事會上講過的故事,進行分類整理,編成《記憶鼓樓——老牆門故事選集》,既增加了文化積累、促進了文化傳承,也推動了文化創新,激發了民眾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