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佳节里的乡愁:远离过故土的人才体味得出【3】

2014年02月13日09:4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佳节里的乡愁

北京胡同记忆——

莫让大城市乡愁难觅

过年,承载着现代生活里的文化乡愁,乡愁升起,就像忧伤而欢乐的音乐响起,甜蜜而苦涩!

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亲总是伴着童年的记忆、年的味道、浓浓的乡愁。能够撩拨起春节里的乡愁的都有哪些代表性的标识呢?在首都国际机场国际出口,有一座观象仪,每日每夜目送着华夏儿女从这里漂洋过海,走向世界。现在,出外留学人员日趋低龄化,曾经的娇宝宝,如今十五六岁的翩翩少年,两三件简单的行囊,伴着他们,行走在大洋彼岸,放飞着青春梦想。当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时候,漫漫长夜,梦中魂牵梦萦的是乡村的小桥流水还是城市的胡同里弄?是白墙灰瓦的江南古镇还是糖葫芦、老字号这些承载着儿时记忆的零食小吃、商家店铺?

说到观象仪,我的家就曾经居住在元代郭守敬建造的古观象台下。北京东城区东裱褙胡同第一次在公开出版物上进入我的视线,是拜读著名作家李辉在去年7月出版的《绝响—八十年代亲历记》。书中记录了1983年8月16日他第一次走进诗人艾青家的经历:“他的家则在东裱褙胡同里一个往南拐进去的小胡同—丰收胡同……裱褙胡同不宽,但很长,在北京胡同里它虽不著名,但仍有夸耀之处……东裱褙胡同东端,耸立着著名的古观象台。早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汤若望,曾在此居住,观察天象,研究历法。”

寥寥数语,就把我带回到儿时的岁月。其实,在李辉走进艾青家不久,东裱褙胡同连同北京站东北方向的一大片胡同就都被拆除了,耸立起来的是中国海关、恒基中心这些与乡愁无关的现代建筑,如今想带着儿子追寻儿时的故居足迹,也无处可寻了。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