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翻译非易事 专家:"口述"内容多

上官云

2015年10月10日07: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翻译非易事 专家:“断片”性质强

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翻译非易事专家:“断片”性质强

  1948年出生的阿列克谢耶维奇,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资料图)

  近日,随着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广泛流传,读者们开始更加关注她的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编辑部主任、俄罗斯文学专家张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位女作家把纪实文学提升到了一个极致的高度 ,但翻译起来却并非易事,“她的作品文字极富魅力,同时有着很强的‘断片’性质,这就要求译者对原作者的创作语境等均有广博的知识”。

  作品翻译不易:“口述”内容多 具有很强“短篇”性质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出生于1948年,后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新闻系。在创作生涯中,阿列克谢耶维奇擅长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其作品曾多次获奖。

  针对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张冰认为,其最大的成就就是“纪实性”,以及对“口述史”文学的贡献,“可以说她把纪实文学提升到了一个极致的高度,当然,这和她的记者出身有关”。

  “这种纪实文学或者说报告文学,描述的是生活中真真切切发生的事件。但是从如何向读者展示这些内容,就能看出纪实作家的叙述安排,甚至连她的创作目的都会融入其中。”张冰称。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翻译起来却并非易事。张冰之前也曾翻译过不少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对此深有体会,“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的文字极富魅力。但这种纪实性的文学作品翻译起来不是很容易。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是很多人口述内容的记录,有着很强的‘断片’性质。”张冰分析道,这就要求译者对原作者的创作语境、书中叙述的事实等都具有广博的知识,同时要有很强的语言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她比较推崇著名翻译家高莽,“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中有不少对受访者状态的描述,翻译起来都是难点。无论是俄语水平还是汉语功底,高先生都是很出色的,他的译本很完美地传达了原作的意境和内藏的深刻含义”。

  多部作品在国内出版 创作开创了独特的文学体裁

  很多读者并不知道,这个名字读起来稍显陌生的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年前曾到访中国。目前,她在中国出版的著作有《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锌皮娃娃兵》等,广受欢迎。其中,由凤凰卫视资讯台执行总编辑吕宁思翻译的《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一书也已正式出版。

  在该书后记中,吕宁思提到,阿列克谢耶维奇创作了以《乌托邦的声音》命名的编年史式纪实文学系列,并认为“她实际上是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政治音律的长篇忏悔录,小人物在其中亲身讲述自己的命运,从小历史中构建出大历史”。

  在吕宁思看来,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发给畅销书的,通常获奖的作品都有着对现实的批判、思考,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就是如此,“尤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这个时候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她,具有实际意义”。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给了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某种程度上说,确实是对非虚构文学的肯定。但她作品中所有的批判性、对道德意义的阐释可能也正好是诺奖评审委员会所看重的。”吕宁思分析道。

  “对她的获奖,作为译者,我也觉得与有荣焉。之后可能会有更多中国读者看到她的作品。我也希望大家能在阅读过程中,能去多方面的理解她书中表现的深刻的人性。”吕宁思郑重地表示。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