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我想把脸上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摘自《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开头)
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在魔术师丈夫车祸去世后,独自远行。因山体滑坡,她所乘坐的列车中途停靠在一个盛产煤炭和寡妇的小镇乌塘,在那里,她目睹苦难、不公和死亡,经历了与以往生活不同的经历。在小说问世的3年前,迟子建的丈夫因车祸去世,悲苦的经历融入到了小说创作当中,她对人世间的苦难有了更多的关注和关怀。
2007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为迟子建第三次摘得了“鲁迅文学奖”。诗评家谢冕评价:“向后退,退到最底层的人群中去,退向背负悲剧的边缘者;向内转,转向人物最忧伤最脆弱的内心,甚至命运的背后。然后从那儿出发倾诉并控诉,这大概是迟子建近年来写作的一种新的精神高度。”
散文: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摘自《光明在低头的一瞬》开头)
在凭借小说作品三度赢得“鲁迅文学奖”后,2008年,迟子建的散文作品《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让她首次荣获了“冰心散文奖”。
该文描写了迟子建在俄罗斯一座教堂的经历。在教堂里,她看到了喜爱的画家鲁勃廖夫的壁画,然而当她从画上收回目光低下头来的一瞬,却看到了一位正在安静地打扫祭坛烛油的老妇人。她细写了老妇人的外形动作和对清扫烛油职责的虔敬,感慨道:“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
(本文参考:中国新闻网、解放日报、大连日报等 整理:陈苑)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