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
“五步拳”嚴打,絕不含糊
剛出台的《通知》直接鎖定和打擊的目標就是那些偷票房的無良院線和影院。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在接受某網站採訪時說,這次“嚴打”絕對不含糊。電影局推出了五重“組合拳”,意在和電影市場違規行為全面宣戰:一、嚴控售票軟件漏洞,不合格不能備案﹔二、嚴禁影院篡改系統,不時抽查定期復查﹔三、讓電影票更規范,嚴懲盜版行為﹔四、大力加強行業監管,發揮全國票房監察公司作用﹔五、嚴懲違規行為,輕者警告重者摘牌。
華西都市報記者昨日也仔細閱讀了《通知》全文,發現國家相關部門這次的確是痛下決心,意欲斬斷那些偷票房的“黑手”。
虎患
業內潛規則,有人鑽空子
偷票房的現象如虎患一般愈演愈烈,這是如何形成的?說起偷票房的成因,不得不首先回顧下其劣跡斑斑的“歷史”。
2010年12月,網友曝光在石家庄某影院購買《大笑江湖》的票,工作人員卻從櫃筒中拿出《趙氏孤兒》的票給他。這是“偷票房”首次露出冰山一角。短短幾年時間,不斷有影迷和媒體曝光了影院偷票房的事情。去年4月,有網友再度曝出:四川某影院“偷票房”,“我來看《毒戰》,電影院的工作人員給我的是《廚子戲子痞子》。”
每部商業大片放映之時,發行方都會雇佣數百人的監票員(也叫監片員)團隊,在全國各地監督電影在影院排片,銷售情況和上座情況,目的就是防止影院“偷”、“挪”票房。監控如此嚴密,偷票房為何還屢禁不止?電影局副局長毛羽介紹,這種行業潛規則屢禁不止,一方面是影院為了利益鋌而走險,另一方面也因為監管有漏洞,技術規范跟不上,導致有人鑽空子。“有的影院投資人都不知道放電影還要和發行方分賬。從計劃經濟時代,中國電影就有著票房偷漏瞞報的現象。”
新規解讀
5月1日前影院要完成系統升級
《通知》還規定了新標准、新規范貫徹執行的具體時間表。2014年5月1日之前,各票務軟件商要按新的規范完成新軟件的升級開發、檢測和備案。5月1日后,不符合新標准的票務軟件不得銷售進入市場。而在5月1日前,電影資金辦的國家計算機售票系統數據接受平台也要完成升級,要能接受新軟件報送的數據。2014年10月1日前,所有經營性質的院線內影院要完成票務軟件升級,否則將不得從事電影放映經營。
連線本地
成都院線:重災區在三四線城市
偷票房的現象發生在影院,對此不少院線從業者也感到很無奈,成都某院線負責人魏先生說:“偷票房的重災區很多是三四線城市的影院,他們想不通為什麼要把辛辛苦苦掙的錢還要分給電影發行方,加之邊遠地區監管不力,於是就鋌而走險偷票房。”(記者楊帆)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