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國家領導人談讀書 習近平:啟發智慧滋養浩然之氣【2】

2014年02月11日07:33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毛澤東:我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

毛澤東從少年時期便開始博覽群書,他把各種有益的書籍都視為珍寶,須臾不肯離開,真正做到了嗜書如命,以書為伴,生命不息,讀書不止。毛澤東關於讀書的言論有很多,例如:“我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讀書看報,每天都不能少!”“鑽到看書看報看刊物中去,廣收博覽,於你我都有益。”

毛澤東曾號召閱讀三部中國小說。1938年10月,黨的六中全會休息時,毛澤東對賀龍說:“中國有三部名小說,《紅樓夢》、《水滸傳》和《三國演義》,誰不看完這三部小說,不算中國人。”1973年12月,毛澤東召集軍隊一些高級將領談話,再次談到了《紅樓夢》,他認為“中國古典小說寫得好的是這一部,最好的一部。”

鄧小平:內地最早的“金庸謎”之一

鄧小平曾坦言:“我讀的書並不多。”鄧小平最喜歡中國古典史書,他熟讀過《資治通鑒》,通讀《二十四史》,特別愛看《三國志》。據報道,鄧小平還是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在內地最早的一批“粉絲”之一。“你書中的主角大多歷經磨難才成大事,這是人生規律。”這是鄧小平對金庸小說的評點,也是對自己經歷的總結。20世紀70年代,當金庸小說在內地尚為禁書之時,恢復工作的鄧小平從江西返回北京后不久,就托人從境外買了一套金庸小說。

江澤民:喜歡讀唐詩、宋詞和元曲

1997年,江澤民告訴美國《時代》周刊自己的個人興趣:“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席,但我同時是一個普通公民,我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比如說,我喜歡讀唐詩、宋詞和元曲,也讀過但丁、莎士比亞、巴爾扎克、托爾斯泰和馬克·吐溫的一些作品。我還喜歡聽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施特勞斯和柴可夫斯基的樂曲……我相信,藝術的各個領域都是相通的。” 

胡錦濤:熟知普希金、托爾斯泰、高爾基

2004年10月14日,胡錦濤接見來訪的俄羅斯青年訪華團時說:“我清楚地記得,在青少年時代,我們曾滿懷激情地閱讀過貴國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卓婭和舒拉的故事》,演唱過貴國的歌曲《紅莓花兒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后來我們熟知了普希金、托爾斯泰、高爾基。”

溫家寶:每天抽出半個小時讀三四頁書

2009年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國家圖書館,與青年人交流讀書心得時說:“也許有人會說,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一個人一天總可以抽出半個小時讀三四頁書,一個月就可以讀上百頁,一年就可以讀幾部書。讀書要有選擇,讀那些有閃光思想和高貴語言的書,讀那些經過時代淘汰而巍然獨存下來的書。這些書才能撼動你的心靈,激動你的思考。我們不僅要讀書,而且要實踐﹔不僅要學知識,而且要學技術。要‘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即不僅要學會動腦,而且要學會動手﹔不僅要懂得道理,而且要學會生存﹔不僅要提高自己的修養,而且要學會與人和諧相處。”

2007年11月,在新加坡訪問的溫家寶,提及古羅馬的馬可·奧勒留所著《沉思錄》,“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除此以外,溫家寶曾數次推薦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稱“它的意義不亞於《國富論》”。2008年,中央編譯出版社推出了腰封印有溫家寶“推薦”的新版《道德情操論》。

(本文參考:人民日報、新華網、中國新聞網、新京報等) 

上一頁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