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亮(資料圖)
【注:稿件為人民網獨家自採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人民網北京9月28日電 (王鶴瑾)9月27日中午,當代著名作家張賢亮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78歲。對此,與張賢亮有著三十余年交情的老友高洪波,感到非常難過,“我知道這件事情后,晚上都沒休息好。”
“今年3月,我們聚在一起時,他曾以開玩笑的口吻對大家說,‘我可能是最后一次見大家了。’”在高洪波眼中,張賢亮是一個樂觀的人,“當時,雖然他的氣色不太好,但是他樂呵呵的對大家說那番話,我們都認為他在開玩笑,沒想到竟成了事實。”
“張賢亮還是一個充滿自信的人。”高洪波回憶起張賢亮曾自信地對自己說:“我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繞不過去的作家。”對於張賢亮如此高調的自我評價,高洪波是贊同的,“的確是如此,他是中國文壇最早觸及性文化的作家,他的作品《綠化樹》、《牧馬人》、《靈與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引起了大眾極大的關注和爭論。因此,如何能‘繞過去’?”
在高洪波看來,張賢亮更是一個勇敢的智者,“他曾提出‘出賣荒涼’的理念,然后創辦了銀川鎮北堡西部影城。”當高洪波談及張賢亮的“下海”之舉時,深感佩服,“他不僅非常有經營頭腦,而且還充滿奇思妙想,把影城弄得有聲有色,成為西部最重要的影視基地之一。”張賢亮不但在影城裡辦收藏館,吸引收藏愛好者前去參觀,還將詩人的情懷與地理文化結合得天衣無縫——他把黃河的水裝在瓶子裡,取名為“母親的乳汁”,引來很多作家與文人購買。
張賢亮就是這樣一個集樂觀、自信、智慧、勇敢於一身的可愛之人。
【張賢亮簡介】
1936年12月生於南京,祖籍江蘇盱眙,1955年后定居寧夏,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文聯主席。
1957年在“反右運動”中因發表詩歌《大風歌》被劃為“右派分子”,押送農場“勞動改造”長達22年。
1979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平反恢復名譽,重新執筆后創作小說、散文、評論、電影劇本,成為中國當代重要作家之一。
張賢亮在“文革”結束后開啟反思文學,是對“反右運動”造成的“右派分子”生活進行文學描寫的最重要的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靈與肉》、中篇小說《綠化樹》、長篇小說《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為人熟知,更有《黑炮事件》、《牧馬人》等九部改編自其作品的電影。而他創辦的銀川鎮北堡西部影城曾是《大話西游》、《新龍門客棧》等作品的拍攝基地,這也是中國西部最重要的影視基地之一。
【獨家】名家追憶張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