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浙江台州天台山的徐霞客塑像(圖片來源:新華網)
人民網北京11月27日電 (記者許心怡)由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專家團隊、《徐霞客游記》開篇地浙江寧海縣政府等推動的徐霞客游線標志地認証正式啟動,今后三年內,專家團隊將對400年前徐霞客所經過的至少19省市自治區代表地進行考察認証,形成一條更為清晰,有著代表性地點的徐霞客游線,推動者希望該線路最終能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認可,正式申遺。
全國政協文史與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卞晉平說,推動徐霞客游線的申遺,並且在申遺過程中推動對徐霞客游線文化遺存的挖掘和保護,正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
徐霞客游線申遺首屆專家委員會成員,全國政協委員王東林表示,線性文化遺產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一種,其中有物質的、非物質的文化遺產,而在徐霞客游線中,有些節點已成了非常熱門的旅游目的地,但也有一些被淹沒在草莽之中不被人所知。之所以要對徐霞客游線的標志地進行認定,王東林表示,這本身是對徐霞客價值的認定。
徐霞客一生游覽的景點盤點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中國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記》的作者。被稱為“千古奇人”。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風雨虎狼,與長風雲霧為伴,以野果充飢,以清泉解渴。足跡遍歷全中國,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徐霞客游記》中對各地名勝古跡、風土人情,都有記載。徐霞客游記開篇之日(5月19日)被定為中國旅游日。徐霞客都去過哪些名勝古跡呢?讓我們跟隨他的足跡,一同前往。
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
四川成都天台山以“山奇、石怪、水美、林幽”特色享譽中外(資料圖)
在繁花似錦的四月初,徐霞客進入了天台山,留下了《徐霞客游記》中的第一篇文章。游覽天台山后,徐霞客又來到了雁蕩山(當時稱雁宕山),參觀了靈峰、靈岩、大龍湫瀑布等,並冒險尋找雁湖。
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
揚州瘦西湖,以其清秀婉麗的風姿獨異諸湖(資料圖)
徐霞客游覽了家門口附近的揚州、南京等地,還參觀了瘦西湖。
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資料圖)
徐霞客在參觀了白岳山(今齊雲山)后,來到了黃山。徐霞客登臨黃山時,曾對黃山的秀麗這樣贊嘆:“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后被當地人引申為“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此后,徐霞客來到了福建省,開始了武夷山之行。
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
善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興“三奇”之首。(資料圖)
這一年徐霞客進行的主要是短線游,如善卷洞和張公洞。這年,他的原配夫人去世。
(本文參考:新京報 新華網 新文化報)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