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不夠老歌來湊
一連串熱賣的青春片裡,最讓人困惑的橋段當屬墮胎這件事。《致青春》裡的阮莞墮胎,《同桌的你》裡的周小梔墮胎,到了《匆匆那年》,方茴也墮胎去了,唯一的進步是她堅決不要麻醉藥。青年導演張猛最近也想拍青春片,收到一大批劇本,幾乎每部劇本裡都寫到女生墮胎。“我也經歷過青春期,怎麼就沒讓人墮過胎?”他郁悶地說,國產青春片千篇一律,完全脫離現實生活。
但是,觀眾要是指責青春片導演們情懷不夠,他們肯定不樂意。為了顯示出影片的年代情懷,各種昔日流行老歌便在此類影片裡亂入。《匆匆那年》為了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就用了當年電視劇《還珠格格》的主題曲《當》、動畫片《灌籃高手》中的《好想大聲說喜歡你》,還有張信哲的老情歌。類似這樣的懷舊手段,觸及了耳朵卻未必能觸及靈魂,偶爾聽聽也就罷了,指望觀眾真能感動得痛哭流涕,似乎沒戲。
當然,電影導演們還有別的招數,就是硬往劇情裡狂塞各種歷史事件,以此來顯得自己是有思考能力的。《同桌的你》,提到了1999年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一事,以及2003年的非典﹔《匆匆那年》則帶觀眾復習了迎接新千年和申奧成功的歷史瞬間。可是拜托,影片主人公經歷的青春不過是寥寥數年前的事情,非要生拉強扯時代大背景抬高自身,結果隻能是弄巧成拙,越發顯出一種無病呻吟的淺薄。
大撥青春片正襲來
不客氣地說,《匆匆那年》所表現的青春,既不是普通人的平常青春,也不是特立獨行的殘酷青春,而是已經泛濫、形式化的偽青春。編劇馬慶雲調侃,這一類型的電影故事,已經可以車床生產,在哪裡親嘴,在哪裡上床,在哪裡墮胎,在哪裡分手,在哪裡感慨青春已逝,都已標准化了。
可是,為什麼年輕觀眾對這一類型的電影如此狂熱?編劇蘇健笑道,遇到這種青春片,很多觀眾在進入影廳的那一刻,其實已經放棄思考電影本身了,隻要看一些懷舊的元素和老橋段,看到白襯衣、教室和宿舍,就會自動腦補自己那時候做了哪些缺心眼兒的事。正如網友所說,《匆匆那年》就是一部自助餐式的電影。
說實話,大部分人的青春,沒有那麼多狗血的經歷,更多是成長過程中發生的平凡的事情。只是,對這些青春片主創們來說,不會關心普通個體成長中的煩惱、苦悶和歡樂,唯一聚焦都是校園早戀,一幫狐朋狗友之間的破事兒。蘇健說,校園生活太相似,青春片隻好相互抄襲、落入窠臼。
明年接下來還有一大批似曾相識的青春片。饒雪漫的小說《左耳》、明曉溪的小說《泡沫之夏》將被搬上大銀幕,再加上最新啟動的《何以笙簫默》,已經籌拍的《梔子花開》《一生有你》,清一色的校園愛情片,繼續迎合80后、90后。可是,在《匆匆那年》“匆匆”榨取了青春片的剩余價值之后,國產片的“青春飯”眼瞅著就要餿了。本報記者 周南焱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