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打胎﹔《同桌的你》,打胎﹔《匆匆那年》,打胎。敢情現在沒有打過胎的青春都算不上青春,不如電影名取的直白一點好了,《致打胎》《打胎的你》《打胎那年》《那些年,我們一起打過的胎》!”
這條網上熱傳的微博,調侃的正是當下熱映的《匆匆那年》。該片上映六天,票房突破3億元,成為市場黑馬。但與此同時,這部影片的口碑卻越來越差。不少觀眾吐槽,國產青春片的狗血老套路,在這部影片裡全面爆發。
回憶都從婚禮開始
在參加高中老同學婚禮時,陳尋回想起了自己的初戀方茴,他與她在高中校園裡相識,體驗了人生中第一次怦然心動。這是《匆匆那年》的開頭,聽上去很浪漫是不是?可是想想此前熱映過的《那些年》和《同桌的你》,這三部電影的開篇部分簡直像是一個模子裡復制出來的,都是男主角去參加一個老同學的婚禮,然后在婚禮上碰到從前的幾個同學死黨,開始回憶從前的校園愛情故事,一起干過很傻、很天真的事。
這樣的敘事模式,看一次會讓人覺得新鮮,看三次就讓人忍不住要吐。接下來的故事也是大同小異:畢業前,幾個死黨在校園內外各種瞎玩﹔畢業后,大家各自痛苦﹔至於校園戀人,沒有一對兒是分不開的。《那些年》《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全是這個故事套路,都已經“約定俗成”了。
相似的還有青春片裡的人物,男女主人公永遠是五六個同學死黨,類似三男兩女的角色關系。在《匆匆那年》裡,這樣的角色配置再次得以重現:三個男生,一個負責耍帥,一個負責搞笑,一個負責厚道﹔兩個女生,永遠是一個清純含蓄,一個是熱情潑辣,必然被不同的男生熱烈追求。至於片中長大成人的男主角,回憶青春必定是沉重不堪、顧影自憐、如喪考妣。好像青春片就得這麼玩深沉,不苦大仇深思想內涵就不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