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人民网>>文化>>正文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系列访谈第二期:

单霁翔:要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记者:黄维、王珏   整理:王鹤瑾

2014年02月24日09:22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学习心得】

家里看书,路上写作

[文化频道]:您拥有学者和官员的双重身份,您的时间会怎样分配呢?您在故宫事务这么忙,平常哪有时间抽出来看书和做学问呢?

[单霁翔]:因为调到故宫这样一个大的知识熔炉里面,我觉得自己的学识、经验,和故宫很多专家学者没办法比,所以学习的压力确实很大,工作又确实很繁杂。我每天一般是晚上,个人时光很悠闲,打开台灯,把茶沏上,就开始看书。那个时候,我觉得是一天最清静的时光,也比较珍惜。

我在家里不大写东西,主要是看书,因为书主要在家里面,写东西一般在路上,比如在每天上班、下班的路上,因为周围的风景都看过几十遍、几百遍了,没有必要看;还有在出差的路上,这样的时间,一般就把看书的体会、工作的体会写下来。每天来回总能够写上几百字吧,出差一次,要坐飞机、坐火车,总能写上几千字吧,日积月累,也写了不少,有的是能够出版,让大家评论,或者共享,我觉得这也是挺好的一件事情。

[文化频道]:您除了看一些文物类的书之外,平常还喜欢哪些方面的书呢?

[单霁翔]:平常看历史性的书籍和文化评论的书籍比较多,当然看专业的书籍,一般用的时间更长的时间。

[文化频道]:看专业的就是文物类那些?

[单霁翔]:文物类的和建筑类。

    50岁时读博士 每天要读书二、三小时

[文化频道]:您50岁的时候去清华读博士,当时出于怎样的考虑,您下一步还有怎样的学习计划呢?

[单霁翔]:更早一点,吴良镛教授就跟我说,希望我读博士,但当时的工作条件不允许,因为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当主任的时候,每天都要十点、十一点下班,北京城的建设很快,所以那时候没有学习的条件。后来到了国家文物局工作,每天六七点,大楼里就没人了,都下班了,不像原来都很晚下班,觉得时间开始有一些了,就赶紧报名考试,最后被录取了,读了四年半。我对吴先生说,再读半年,我的论文会写得更好一些。吴先生说可以了,你已经付出了。

后来,确实还挺受鼓舞的,给我得了清华大学的优秀论文奖,当时有9个评委。从毕业那一天,我就改变了我的习惯,从那天起,我觉得每天不读二三个小时书、不写一些东西,就觉得好象有事情没有做,有任务没有完成。从那天开始,我说我每年写一本书吧,现在慢慢的积累下来,写的速度就加快了,也就出版得比较多,这是一个专业的习惯问题。比如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他们写一本书会很慎重,他们每一句话都要经过历史的检验,甚至要经过后代的检验,所以他们会非常慎重地传播自己的知识。但是,我们搞建筑学的,有感而发的东西比较多。自己还没有深入思考成熟的,有时候需要跟别人交流,我们就把它写出来,所以那个书经不住历史的检验,但是我觉得是和大家分享,供大家提出批评,也是一种交流吧。

(责编:王鹤瑾、吴亚雄)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