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賀國強黨建工作文集"出版 首次披露關於強拆問題批示【2】

2014年01月02日08:23    來源:鳳凰周刊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賀國強黨建工作文集》出版幕后

  圖:2005年10月22日,深圳蓮花山公園,賀國強向鄧小平塑像獻花籃。

  一直以來,中組部和中紀委都被外界看作是中共內部兩大頗為重要,卻甚少走到台前的部門。兩部門所做的大量工作,均因保密需要,甚少對外公開細節。加之賀國強本人低調的個性,更使組織和紀檢工作蒙上一層神秘面紗。

  因此新書出版能否使公眾更加了解中共黨建的情況,以及能否呈現賀國強真實的一面,將是讀者的最大期許。

  不整篇收錄,隻取“最精華部分”

  “現在回頭看,整個出書計劃執行得嚴謹而高效,每一階段工作進度與當初計劃所定下的時間相差無幾。”一位文稿編輯小組成員說。 在賀國強宣布要出書后十余天,包括賀國強在任時期的秘書,在職期間的老同事、老部下在內的一個七人文稿編輯小組就已正式成立,並開始了工作的第一步——資料收集和確定編輯框架工作。

  據該成員透露,最初收集來的資料規模實在浩繁,包括賀國強自1986年任省部級以上干部的27年間所有講話、談話、批示信件等,共2300多篇,近2000萬字。其中,在中央任職的10年間,共710篇,448萬多字。僅這一部分,疊摞起來就有一米多高。

  接下來,用6個月的時間,編輯小組從上述原始資料中,篩選出報告、講話、談話、文章、批示和信函210篇,共64.5萬字入書。其中,195篇來自中央任職10年期間文稿,另有15篇是其在地方和中央部門任職時期涉及到黨建工作的文稿。

  全書分為上下兩冊,時間上,最早的一篇是《看待黨風問題要堅持“兩分法”》,系1988年1月16日,賀國強任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時,在市委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最晚的一篇《永遠忠誠黨的事業》,則是2012年11月8日,賀國強在參加中共十八大福建代表團討論時所作的即席發言。

  在篇目安排上,該書在編輯初始就已決定,不按照以往黨建論著或領導人著作普遍使用的編年體排序,而是採用分類編排方式,將文稿分為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五大類別,在每一個類別內再按時間順序排列。

  該書后期編審負責人之一、人民出版社政治編輯一部主任張振明認為,以分類與時間順序相結合編輯的好處在於,一方面可以方便讀者快速找到最感興趣的部分,有針對性地閱讀。另一方面也能較好地展示領導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某一項具體工作中的思路演進及開展成效。

  張振明認為,該書在編輯上的另一大突破是,未遵循以往領導人著作基本上整篇收錄的慣例,而是將文稿按主題進行拆分,收錄其中最精華的部分。個別文稿甚至被拆分成若干部分,分別歸入不同類別下。對於一些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的內容,僅選取一篇收錄,絕不重復。

  另據一位編輯組成員介紹,賀國強對文稿的一貫要求,除了要體現中央精神外,還要求邏輯性強、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文風朴實、文字簡練、要有新意。他這些年來的文稿總體上也體現了這些要求,文集編輯小組在收錄、編輯過程中,也注意把握和體現了這些風格。這樣的編輯,使得文稿更富個人風格,且絕大部分都短小精悍。很多篇文章甚至隻有一到兩頁篇幅。完全打破讀者心目中,黨建讀物喜長篇大論,且內容概念化、枯燥難讀的印象。

  不過,該書在整體設計上,還是延續了賀國強本人一貫堅持的低調原則。封面以淺黃色作底,搭配黑色宋體字書名。書內僅收錄一張半身彩色近照,照片中的賀國強身著深色便裝,內搭白色襯衫,面露平實笑容。

  “審批過程也非常順利”,張振明說。該書在去年8月下旬完成初稿整理,交由出版社進行后期編校。9月起開始送中紀委、中組部、中宣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單位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內部征求意見。總體反饋效果很好,但也征集到了一些意見,根據這些意見,該書又刪減並增添了一些文章。

  隨后,按照領導人出書的規定流程,該書由出版社報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及中共中央辦公廳,進入正式審批程序,雖然期間又進行了數次審校,但均是小范圍改動,書稿內容全部保留,最終得以順利問世。

  該書共有平裝和精裝兩個版本,其中,平裝首印30萬冊,定價99元。精裝首印3萬冊,定價129元。“因為黨建內容的特殊性,該書是否出版海外版目前尚未確定”,張振明說。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鮑坤子(實習生)、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