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專訪曲協主席姜昆:在浮躁的社會風氣中要保持節操【4】

2014年01月16日09:23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公眾人物要有文化自覺

缺失本身就說明我們國家的人文素養斷層,所以,有人說,現在的大學生可能要補小學生的課,小學生相反在學大學的知識。現在社會變成這樣,我認為不可以。我經常跟他們講,有的演員,尤其是一些歌星,他們很想出名,但是在他們還沒有做好各種思想准備的時候,就突然一下出了名了,一下子成了明星。成了明星之后,我認為,隨之而來的問題應該是怎麼去當好明星,但在這方面他們缺乏一些思考,社會也缺乏這方面的要求和輿論上的監督。

大家都知道我有一個加拿大學生,大山。前不久,他從加拿大回來參加活動,他說,師父,我有一件事情弄不明白。我問他什麼弄不明白。他說,我們當初到中國的時候,身上要有點毛病,或在社會上輿論不好的人,根本不可能上報紙、上電視。但是,他現在覺得身上要是沒毛病的人,反而上不了電視、上不了報紙,非得有一點毛病才能上。

我聽完以后,並沒有笑,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悲傷的事情。過去我們認為某些人各方面不太注意的時候,這些人在輿論上會被批評,但現在反而成為了一種推崇,一種自己制造商業、制造吸人眼球的手段,我感覺這個風氣非常不好。但是,你指望把它一下子扭轉過來,我估計也扭轉不過來,就像現在說霧霾那麼多,能不能做一個大的抽風機,一抽,把它抽走過濾出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它面太大了。斷層的時間比較長,缺失的東西比較多,一下子把污染的東西全部弄掉,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我覺得現在社會教育,尤其對人文素質的教育,對職業道德的教育,還有對品質修養等各方面的教育,可能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演員、藝術家,還有一些經常露面的公眾人物,我覺得首先應該擔起責任來,沒有人要求你必須要怎麼樣,我覺得這是一種文化自覺吧。

了解曲藝文化應像背“小九九”

[文化頻道]:說到傳統文化教育,我記得您曾經建議,在基礎教育階段開設傳統文化課程,您認為傳統文化課程如何發揮它的積極作用?

[姜昆]:我昨天從香港回來,我去參觀了一個簽字儀式,就是中國優秀的傳統國學教育素材走進了香港中、小學課堂。我是“十二五”課題的專家組成員之一,我在全國政協連續兩年提出,希望傳統教育走進國學課堂,走到小、中學生面前,不管是作為正式的學科教育,還是課外讀物,這方面的內容都不應該缺失

我也帶領著中國的曲藝家們,寫了一本《中國曲藝曲種》,專門講述相聲是怎麼回事,雙簧怎麼來的,山東快書是從哪來的,少數民族的格薩爾王是怎麼來的,我們的評彈是怎麼唱的,福建都有什麼樣的曲種……我覺得通過這本書,大家對中國曲藝的種類會有最基本的了解,可能會得到最淺顯的知識教育我認為,作為中國文化的傳承也好,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也好,都應該具備一些基本知識,就像我們學算術的時候要背“小九九”一樣,最起碼這是一個基礎,這樣你才知道9分錢一個,給你9個,是八毛一,一下子算出來了,不像美國人似的,九加九是多少,再加九是多少,不至於這樣,因為我們有“小九九”的基礎。

我們的課本成功進入香港中、小學,和他們教育聯合會共同簽署了協議,是一個很大的成功,為什麼這樣說呢?這說明了香港同胞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所以,你可以看到在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辦公室,擺著《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還有唐宋詩詞的精選,這些都是送給孩子們的。

我特別忘不了我小時候,我的父親是學文學史的,他經常教我背一些詩經、唐詩宋詞,甚至包括元曲。那時候我都不理解,我背的簡直像念經一樣,都不知道說的是什麼。但是,今天回過頭來發現,這些用文化打下的根基,對我的事業太重要了。所以,我特別希望小學、中學的同學們,現在把自己的時間好好安排安排,手機、IPAD、電視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但別忘了,它只是一部分,你還應該有別的部分,不能把它變為全部。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