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21日電 (記者任姍姍) 近日,中演演出院線旗艦劇院“廣州大劇院”,被美國發行量名列前茅的日報《今日美國》(USA Today)列為“世界十大歌劇院”(10 best opera house around the world)。開幕還不足4年的廣州大劇院,此次與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莫斯科大劇院、巴黎歌劇院、悉尼歌劇院等世界著名歌劇院同列其中,惹人矚目。廣州大劇院不僅是唯一入選的亞洲劇院,也是繼日前躋身英國《每日電訊》“全球最壯麗劇院”后,再度贏得殊榮。
《今日美國》認為,這些世界最頂級的歌劇院,其魅力不僅體現在舞台表演當中,皆因它們本身就是嘆為觀止的充滿藝術感的建筑物。隨后引用常駐巴黎的巴鬆管演奏家及法國《世界報》特約撰稿人Antoine Pecqueur的觀點:“它們表達了另一個世界的美”。在陳述廣州大劇院的入選理由時,《今日美國》稱:“英籍伊拉克裔女建筑師扎哈•哈迪德設計了這座別樹一幟的不對稱的劇院,它由混凝土、花崗岩、玻璃和不鏽鋼等建造而成,位於南中國城市廣州。”Antoine Pecqueur則稱贊道:“這簡直是無與倫比!在今天的中國,廣州大劇院是未來歌劇院的象征。它的聲樂效果如此豐富和飽滿,幾近完美!”
一個月前,英國知名媒體《每日電訊報》文化版發布了一組“世界上最壯麗的劇院”的圖片,包括有2000多年歷史的希臘阿迪庫斯劇場領銜、意大利威尼斯鳳凰歌劇院、哥本哈根皇家劇院等嘆為觀止的劇院,而廣州大劇院以其充滿未來感、流線美的獨特風格位列第六。扎哈解構主義筆調下勾勒的流動設計,賦予了廣州大劇院無限靈動。鑲嵌滿天星LED燈的香檳色歌劇廳,不對稱、流線型的雙手環抱看台,大幕開啟的舞台流動著撼動人心的樂章。
廣州大劇院於2010年開幕,在文化部和廣州市委、市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下,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以文化體制改革精神管理運營之下,開業四年來多次獲得世界著名媒體的高度評價,無論其建筑設計、聲學效果,與世界接軌的劇院管理演出運作,都屬國際一流。數以百計的世界著名院團和國家藝術院團的密集演出,改變了廣州和珠三角區域的演出生態。近年來連續推出的廣州大劇院版年度歌劇《圖蘭多》、《蝴蝶夫人》、《茶花女》,與世界級歌劇院聯手制作,水平一流出品精良,引起國際歌劇界的高度重視,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被媒體稱為“廣州大劇院現象”。廣州大劇院與國家大劇院、上海大劇院鼎足而三,被稱為中國“三大國家級劇院”。
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國際先驅論壇報》英國《金融時報》《衛報》、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十多家國際著名媒體對廣州大劇院進行了持續關注和報道。高密度的媒體追蹤、國內外名團名家名劇雲集、廣州、珠三角區域和海外觀眾的口碑效應,使廣州大劇院成了全國乃至國際關注的“文化亮點”。
附:《今日美國》報道
世界十佳劇院
這些世界最頂級的歌劇院,其魅力不僅體現在舞台表演當中,皆因它們本身就是嘆為觀止的充滿藝術感的建筑物。作家Antoine Pecqueur曾說過,“他們是另一個世界的美!”這位常駐巴黎的巴鬆管演奏家及法國《世界報》特約撰稿人,曾到訪過世界上許多演出場所,並將這些藝術聖地囊括在他的著作《世界上最美麗的歌劇院》中——一本供讀者茶余飯后的消遣書。這裡,他與我們的記者 Larry Bleiberg分享了關於歌劇院的心得。
挪威奧斯陸歌劇院
這座用現代大理石和玻璃構建而成的堅固建筑物是由北海石油基金公司資助興建而成的,於2008年開業。劇院內,每個座位后面都安裝有顯示屏,提供八國語言的字幕服務。奧斯陸劇院剛落成立即就成為這個城市的地標建筑。“你甚至可以爬上這座劇院的頂部,觀覽整個海灣和港口。視野確實太完美了!” Pecqueur講道。
莫斯科大劇院
這座19世紀風格的建筑,是著名的芭蕾舞及歌劇的歸宿地,坐落於克裡姆林宮及紅場邊上。劇院曾接待過數位的蘇聯領導人。1922年,蘇聯正式宣布成立的儀式正是在此地舉行。在整個斯大林統治時期,每一個演出的開幕式他都參加。“這是世界上政治氛圍最濃厚的劇院。” Proclaimed說道。這座金色與紅色相輝映的歌劇大廳在一場激烈的革命后,於2011年重開。
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歌劇院之一,其中擁有3800個座位的林肯中心是這座歌劇院最大的組成部分。它的聲樂效果無與倫比,Pecqueur對當中的雕塑以及夏加爾壁畫更是贊譽有加。“在一座歌劇院裡面,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可以逡巡於不同的藝術之間(享受跨界藝術的樂趣)。”
德國拜羅伊特節日劇院
這座劇院是專為瓦格納所建造的。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納曾經為了他所寫的歌劇(特別是《尼伯龍根的指環》)在這裡上演,親自監督這座劇院的興建過程。直到今天,這座劇院常年隻上演瓦格納的歌劇。這個簡單的磚木結構建筑影響了世界上許多其它歌劇院,(因為建造特別的原因)樂團在劇院內是看不到的。“這是一個顛覆傳統設計的場所。” Pecqueur說道。“對於觀眾來說,這是一個小魔術。你聽到了聲音,但卻看不到它(指樂團)。”
美國芝加哥市立歌劇院
盡管這座劇院開業的時機並不巧——在1929年全球股市崩盤后幾天開業的。Pecqueur說道,劇院的裝飾歷久彌新,聲學設計讓樂團與歌唱家的聲音都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這是一個時代和風格的杰作!” Pecqueur說道。
意大利奧林匹克劇院
這個文藝復興時期的劇院,是由意大利建筑師安德列帕拉第奧設計,並沿用至今。世界教科文組織稱,這座劇院在當時(即16世紀),堪稱是杰作!直到今天,它仍然保留著原始的人造大理石舞台,舞台的后方(觀眾依然能)體會到悠久的意大利街景,別有一番風味。”Pecqueur說道。
中國廣州大劇院
英籍伊拉克裔女建筑師扎哈·哈迪德設計了這座別樹一幟的不對稱的劇院,它由混凝土、花崗岩、玻璃和不鏽鋼等建造而成,位於南中國城市廣州。“這簡直是無與倫比!” Pecqueur驚嘆。“在今天的中國,廣州大劇院是未來歌劇院的象征。它的聲樂效果如此豐富和飽滿,幾近完美!”
巴西亞馬遜歌劇院
在19世紀末,巴西人通過做橡皮生意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於是通過公投,用這筆資金在熱帶雨林的中央建造一座劇院。這座粉紅外表的劇院,其建造材料是從法國、意大利和蘇格蘭載運而來。“身處瑪瑙斯,你就處在亞馬遜的心臟部位,而在這裡正好興建了一座漂亮的歌劇院。這舉動簡直是匪夷所思的。” Pecqueur說道。
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
在20世紀后期,這座貝殼狀的歌劇院建筑堪稱是最聞名於世的建筑物。Pecqueur說道,“這是歌劇的象征,也是澳大利亞的象征。”這座建筑曾經讓它的設計師,丹麥設計師鈞恩烏特鬆糾結不已。烏特鬆在1957年獲得該項目的佣金,並於1973年該建筑完全落成前又重新設計了該項目。“這當中涉及了太多的政治因素,還有金錢問題。”
法國巴黎歌劇院(又名卡尼爾宮)
時年,拿破侖三世為建造這座劇院進行投標,查理斯·卡尼爾中標。時至今日,他的名字依然與這座驚世絕倫的華麗大廳聯系在一起。劇院內有一排特別的長鏡廳,這是受凡爾賽宮影響而設計的。但更多人得知這座劇院,是因為《歌劇魅影》的緣故。Pecqueur說道,“這是一座壯觀的劇院,一個魔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