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我們華夏民族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節日。春節期間寫春聯、貼春聯,早已成為一種民族觀念的展示和人文精神的象征,積澱著悠悠的歷史遺緒和濃濃的民俗內涵。每逢傳統的新春佳節,地無論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少,家不論貧富貴賤,門不講高低大小,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買紅紙、寫春聯。從大門(院門)、正房門、廂房門、廚房門,直至桌子、椅子、蠟台、灶台……到處是紅彤彤的一片,各類店家都無不有自己特色鮮明的春聯。
所以,從習俗上看,寫春聯、貼春聯都是過年的首要大事。
有一千多年歷史的春聯是中國獨有的春節民俗形式,堪稱國粹。其格律的嚴謹、寓意的深邃、形式的優美,是外國文字尤其是西方的拼音文字所無法企及的,反映著中華民族文化底蘊的博大精深。隨著中國人陸陸續續走出國門,這一文化傳統也被帶到了世界各地。常江先生曾說:“對聯是全世界華人認祖尋根趨同別異的最簡單的文化標志。”
春聯,起源於桃符。相傳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山海經》裡,有一個鬼域的世界,中間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裡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后來,人們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后來就被叫做“桃符”。
據五代后蜀國國君孟昶,在公元964年歲的除夕,讓他手下一個叫辛寅遜的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話,作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門框上。這兩句話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 由此開始,桃符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變化,這不僅表現在開始用駢體聯語來替代“神荼”、“郁壘”,而且還擴展了桃符的內涵,不只是避邪驅災,還增加了祈福、祝願的內容。這就成了中國流傳下來的最早的一副春聯。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已經相當普遍了。以往的桃符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使命逐漸轉移給門神,而桃符的內容則演化成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降臨和五谷豐登的美好心願。由此可見,春節貼春聯的民俗起於宋代並在明代開始盛行。
“春聯”這詞的出現,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后,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贊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后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裡,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採取行政命令的辦法,頒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
對春聯的規范有:上聯以仄聲字為結尾,下聯以平聲字為結尾﹔上下聯字數要相等﹔上下聯詞組要相同,詞性要一致﹔上下聯對應語句的語法結構應盡可能相同。而弊忌則是所謂的“合掌”,即語義重復,浪費筆墨。
當然,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經歷,春聯的內容會大不相同,而其中又各有生動有趣的故事。這些有關春聯的故事,或讓人心酸,或讓人悲憤,或讓人感動,或讓人興奮,甚至會讓人啼笑皆非。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在春聯中細細品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