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周有光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文字學家、經濟學家,通曉漢、英、法、日四種語言。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轉行,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周老生於1906年1月13日,經歷了晚清、北洋、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時代,有人稱他為“四朝元老”。今天,是周老110歲壽辰。這位歷經了世紀滄桑的百十歲老人仍在思考、工作、寫作,仍然煥發青春,筆耕不輟,像年輕人一樣敏銳,關心天下大事、國家命運,他的長壽和勤奮可謂“當代傳奇”。
周有光(左)與李昕
(圖片來源:《三訪周有光老人:謹以此文恭祝老人110歲華誕》)
近況:面色紅潤 神清氣爽
近日,原三聯書店總編輯李昕與學者閻崇年一同拜訪了周老,祝賀老先生110歲大壽。據李昕描述,周老面色紅潤,神清氣爽,一見到閻崇年就說,“你是電視明星,我常常看你的節目。”當李昕向周老說明拜訪之意在於賀壽時,周老笑笑說,還沒到。
周老之子周曉平告訴李昕,“老人現在看書比較費力,不像以前那麼快了。”要知道,周老去年還能兩天讀完一本70萬字的書。“但他還是很關心世界大事、國家大事,對於俄羅斯的石油問題、盧布貶值問題,烏克蘭局勢問題,都很關注。”周曉平說,“老人喜歡看電視節目中的英語國際新聞,因為英語台的字幕比較多,老人通過字幕容易理解內容,看過就會發表評論,諸如美國經濟好了,俄羅斯經濟不好,會影響到哪些國家,對於中國來說,會出現哪些新問題等等。”
周老年過百歲仍筆耕不輟,他的勤奮令人贊嘆,2005年,他出版了《百歲新稿》,2010年,出版了《朝聞道集》,2011年,又出版了《拾貝集》,不過,周曉平透露,“因為身體原因,后來寫得很少了,最近隻寫了兩篇文字。”
養生:生活規律 樂觀豁達
面對一位百歲老人,相信很多人都會問及長壽之道。對此,周老說,“以前我沒有考慮過,但是后來思考了一些有道理的方面。”於是總結出兩個主要原因,一是生活有規律,不亂吃東西,不喝酒也不抽煙,周老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到,他在上海有一個顧問醫生告訴他,“大多數人不是餓死而是吃死的,亂吃東西不利於健康,宴會上很多東西吃了就應該吐掉。”第二,要有涵養,樂觀豁達,遇到不順利的事情,不要失望,要能夠“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說到樂觀豁達,與周老相識的朋友對他的印象總是“忠厚而幽默,一開口就笑哈哈,說話風趣。”據了解,1956年,周老從上海來到北京,住在沙灘,外面大雨裡面小雨,他不但沒有為此苦惱、抱怨,反而激活了“幽默細胞”,寫了個《新陋室銘》,“房間陰暗,更顯得窗子明亮。書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門檻破爛,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歡迎老友來臨。臥室就是廚房,飲食方便。書櫥兼作菜櫥,菜有書香。”
改革開放后,換到朝內大街后拐棒胡同,不大的面積被分成4間。“后來單位在方庄買了比較好的房子,叫我搬走。我說年紀大了,不活動了,小一點無所謂,半張破桌子、半間小屋子,我不要好的了。我老了,再好也沒有意思。再說我是過過好生活的人,不在乎這個。”
【學者致敬】
歷史學者楊天石認為,周老人格的珍貴之處在於敢講真話,而知識分子講真話、敢講話利於社會進步。
學者何方曾用三點總結周有光先生的成就,“獨立思考、寧靜致遠和“從世界看國家”的眼光。”
作家劉再復認為,最令他驚奇的不是周老的高齡,“而是他在一百歲之后卻擁有兩樣最難得的生命奇景:一是質朴的內心﹔二是清醒的頭腦。”
詩人邵燕祥說,“我覺得我們不用去過多地爭論周有光是語言學家、經濟學家……他是當代難得的智者、仁者和勇者。他以很平和的心態和語態,表達他自己對這個世界上下五千年和縱橫千萬裡的認識,應該說是很尖銳,很勇敢的。”
評論家解璽璋曾表示,周老對國家命運強烈的關注,是年輕一代的讀書人應該學習的地方。“現在很多年紀在四五十歲的知識分子,反而沒有這種對世事的關注,他們沉浸在一種很小的東西裡,談養生、品茶、書法,看起來很高雅,但我覺得這是玩物喪志。”
【網友祝福】
@“費大大”:生日快樂,周老先生是真正的大儒,是國家的瑰寶!
@“廊坊灘”:這個星球最偉大的學者,他使我們學英語變的容易,也使外國人學中文變的容易。
@“夢冰”:讀過他的文章,思想先進。好人!
@“盛世118”: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整理:王鶴瑾 本文綜合:中國新聞網、光明網、新京報、李昕《三訪周有光老人:謹以此文恭祝老人110歲華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