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27日電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去年12月27日推出的《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自首演之日起就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首輪13場演出,場場爆滿並加場。為了研討總結該劇的創作經驗,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近期特邀請業內專家、觀眾代表和劇組主創人員研討。
《成語魔方》作為中國兒童藝術劇院2015年推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劇的開篇之作,以牢牢把握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旨要義,用想象的翅膀傳遞中華傳統美德。據了解,該劇開創了劇院集體創作的新模式,《揠苗助長》、《班門弄斧》、《哭竹生筍》、《濫竽充數》四個小朋友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由四組不同的編劇和導演分別創作,在保持統一的審美意識和藝術追求的基礎上,傳遞中華傳統美德、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
中國兒藝副院長馮俐介紹,此次創作《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富有創新意義,由《揠苗助長》《班門弄斧》《哭竹生筍》《濫竽充數》四個小朋友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組成。該劇開創了集體創作的新模式,劇中四個成語故事的導演和編劇分別由中國兒藝四組不同的優秀青年人才擔綱﹔同時,為打造輕便、靈動的小劇場劇目,方便走出國門,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該劇匯集中國兒藝六位優秀演員,每位演員將承擔兩個至三個成語故事中的角色。
文藝評論家、《文藝報》原主編鐘藝兵認為,《成語魔方》的取材非常好,符合當代少年兒童的需要。成語凝結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智慧,而此次選取的四個成語都有很強的現實教育意義。他希望中國兒藝能夠將這種形式的系列組合劇一直延續下去。
據悉,文化部副部長董偉看過該劇后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中國兒藝在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開了一個好頭。董部長指出,《成語魔方》這種形式非常好,四個成語組成一台戲,故事雖短,道理很深,小戲不小。他建議做成系列劇,使其成為向少年兒童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並希望首輪演出結束后,劇院要多傾聽小觀眾和家長的意見,成績和經驗要繼續發揚,個別不足要進行調整和加工,使其成為藝術的普及也是傳統文化的弘揚。(李季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