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人民網>>文化>>正文

“互聯網+”時代國家圖書館推出“三大法寶”

2015年04月20日15:20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國家圖書館館長韓永進做客人民網(人民網 王鶴瑾 攝)

訪談頁面 全文實錄

人民網北京4月20日電  (陳苑)“我們應該為大家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而且是有思想性、有文化性,又有可讀性、可聽性、可視性的產品。這是我們圖書館人要努力做的。”國家圖書館館長韓永進今天做客人民網文化頻道《“互聯網+”時代的全民閱讀》系列訪談時,詳細介紹了國家圖書館在“互聯網+”時代所面臨的諸多挑戰,以及國圖結合互聯網平台所推出的“三大法寶”。

法寶一:國圖公開課

專家推薦各領域“最好最值得讀的書”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國圖公開課”將正式上線。韓永進介紹,“國圖公開課”是國家圖書館借鑒“慕課”大規模、開放、在線的理念,以國家圖書館豐富的紙質藏書、數字資源藏書以及歷年來積累的專家學者講座等資源為依托,所推出的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的新舉措。“國圖公開課”將以專題形式設置課程,推送多種形態的學習資源,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互動模式,開展圖書館社會教育新服務。

“國圖公開課”有何特色課程?“(國圖公開課)有一個課程,就是專家推薦圖書”,韓永進告訴大家,與現有的各類薦書榜不同,“國圖公開課”裡的專家薦書,推薦的是各個領域“最好最值得讀的書”,將更具權威性和針對性。

如何參與到“國圖公開課”中?“現在隻要點擊國圖網站,就可以直接了解相關的課程”,韓永進介紹,“國圖公開課”將依托於互聯網、移動通信網、廣播電視網等多種媒體,將服務擴展至平板電腦、手機、數字電視、電子觸摸屏等多種服務終端。

“‘互聯網+’時代,實際就是一個大家互動學習的時代。”韓永進解釋說,“國圖公開課”是一個大規模開放式的平台,把過去的小“教室”搬到互聯網上,既有教學的過程,也設置了互動環節,“每一位網友,都是‘國圖公開課’的創造者,他們既是讀者,也是老師,大家可以相互砥礪。”韓永進期待公開課上線后能夠得到讀者的支持,並希望大家多提意見和建議,讓“國圖公開課”越辦越好。

法寶二: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

在互聯網時代發展需破解四道難題

本世紀初建立的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是國家圖書館在“互聯網+”時代邁出的最早步伐。據韓永進介紹,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是非常現代化的數字信息平台,有著技術上的獨特優勢,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擁有1000多TB的館藏數字資源。

“(數字圖書館的網站)去年點擊量達到了13億次,在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圖書館的網站能達到這種水平。”韓永進介紹,目前網站的注冊用戶已達550萬人,這些讀者可以直接通過數字圖書館進行深入閱讀。

在互聯網時代傳承文明,數字圖書館下一步發展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是如何把網上的信息資源進行存儲、整理、加工和利用”,韓永進進一步解釋說,這涉及到四道難題:一是網上海量的信息資源如何選取﹔二是網頁上的重要信息如何實時、完整保存﹔三是用什麼介質去存儲這些信息﹔四是將信息存儲下來后,如何制作成編目和索引。

這樣的挑戰,也是國家圖書館發展的機遇,韓永進認為,“現在這種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責任,落到了我們這一代圖書館人的肩上,我們需要破解這些難題。”

法寶三:掌上國圖

為“低頭族”閱讀提供精品內容

如今“低頭族”遍地皆是,如何讓大家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時間,通過手機閱讀獲取更多更具文化性、思想性的內容,國家圖書館在“掌上國圖”上下了一番功夫。

據了解,自2006年推出移動互聯網服務以來,國家圖書館已經逐漸建成了“掌上國圖”移動數字圖書館服務體系,涵蓋了手機門戶、短彩信、移動應用程序、移動閱讀平台等業務,服務完全免費。

“掌上國圖”會給大家推薦哪些精品內容?韓永進舉例說,“(掌上國圖)每天早晨都給大家推薦一首唐詩宋詞或者中國古代著名典籍中的能夠啟迪人心的話”。簡單地將過去的文獻原封不動推送出去肯定不行,韓永進強調,“掌上國圖”會結合移動傳媒的特點,遵守手機傳媒的規律,考慮“怎麼生動,怎麼使大家愛看”。

最后,結合當下青少年人群的近視問題,韓永進還特別提到了“掌上國圖”提供的有聲讀物,他建議大家放下屏幕,試試用耳朵“閱讀”,來放鬆保護我們的眼睛。

(責編:陳苑、李岩)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