禇遂良摹蘭亭帖卷(局部)
人民網北京5月6日電 (陳苑)“故宮藏歷代書畫展”(第一期)於4月30日在故宮博物院武英殿書畫館開幕。該展覽自2008年4月21日起在武英殿開幕,成為故宮博物院的常設展覽之一,每年兩期,共九期,循環展出。七年來,該系列展覽以中國美術史的脈絡來展示院藏古代書畫,所選展品均為我國美術史上的經典之作,將眾多深藏宮中難得一見的書畫國寶展示給廣大觀眾。
本次書畫展為再次循環后的第一期,共展出六十八件館藏經典書畫名作,分為晉唐宋元、明、清三個部分,每一部分都以不同歷史時期內的繪畫特點、畫風轉變、主要流派和代表畫家為展示重點,每一件作品都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展覽較為清晰、完整地體現了中國古代書法與繪畫藝術發展的脈絡,既適於一般觀眾普及美術史知識,也為專家學者與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學生的學術研究提供實物參考。
其中,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禇摹蘭亭序卷》是此次展覽的書法精品之一,此卷是根據卷前項元汴標題“褚摹王羲之蘭亭帖”,定名為“褚摹蘭亭序”﹔卷中有米芾題詩,故亦稱“米芾詩題本”。全卷有宋、元、明諸家題跋或觀款,以及鑒藏印記215方、半印4方。以臨寫為主,輔以勾描,書寫流暢,可謂此次展覽中最值得期待的書法作品。另外,五代南唐畫家衛賢的《衛賢高士圖卷》也是此次展覽中繪畫作品的重要看點,畫卷以漢代隱士梁鴻與妻孟光“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故事加以描繪。此圖雖為主題人物畫,實則集山水、人物、建筑畫為一體。山石多用干筆皴擦,注意用墨色的深淺對比強調峰岫的凹凸和凝重的質感,石上干筆點苔的技法更是畫家的獨創。房屋和木欄柵籬用界筆描繪,結構交待嚴謹清楚,並表現出一定的立體感和縱深關系,是今天我們能見到的傳世卷軸畫中年代最早的以界筆“植柱構梁”的建筑畫跡之一。也是一件遞藏有緒、鑒定界公認的衛賢真跡。
展覽形式獨特,整體設計取自於展出文物元素,帶入感強。序廳部分,以各朝代書畫代表作為中心依次彩噴貼敷於牆面,前置玻璃屏風作為各時期書畫的分隔,玻璃表面為深棕色噴漆,后牆的書畫噴繪與玻璃屏風之間有適當空間得以加入射燈,光可以直射在畫面與屏風背面,使整體景觀分出主次關系。古建筑的外觀和內飾的獨特氛圍,使觀眾既能看到精彩的故宮館藏書畫,又能領略建筑的古意。展廳結尾處有簡明的武英殿歷史介紹,是參觀者盡賞書畫名作后的又一小小收獲,加深了參觀的文化感、歷史感。
此次展覽展期為兩個月,至6月29日結束,觀眾可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免費參觀。
任頤蘇武牧羊圖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