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趙學勇
在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緊密團結、自強不息,共同創造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中國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民族代表符號,代表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和永恆魅力。
毛澤東書法藝術的集大成者是草書,他對中國書法藝術最偉大的貢獻也是草書。漢字書體有篆、隸、楷、行、草。從審美角度講,篆古、隸靜、楷端、行逸、草意。其中,草書是最具表現力的書體。由於草書較其他四種書體更具有抽象的線、條、點、畫要件,更有可能脫離實用性,藝術創造空間較其他四種書體要大得多,更能抒發人從自然、社會中獲得最強烈的情感,更能表現人在生命旅途中生成的最鮮明的個性,更能張揚人的生理和精神上的最鮮活的生命力。
1910年以后,中國出現了三位對草書藝術做出巨大貢獻的偉大書法家:一個是於佑任,他規范了草書的字型﹔一個是林散之,他刷新了草書的面貌﹔一個便是毛澤東,他由於特殊的政治地位,極大的個人天賦,極高的學識修養與閱歷修為,突出的書法藝術實踐成就,重興了草書藝術,承繼了重絕之學。這就是毛澤東書法的歷史地位及其貢獻。
毛澤東書法不物成規,有著極其鮮明的創新意識和鮮明的個性特征,師古人而不拘成法,出新意於法度之中,根植傳統,博大精深﹔推陳出新,獨領風騷,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書法作品和無與倫比的審美特征,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座巍峨聳立的豐碑,被譽為“毛字”、“毛體”。
毛澤東一生書體、書風、書貌多變,其書法成就在於草書,這也是他對中國書法藝術最卓越的貢獻。毛澤東的草書藝術出於張旭、懷素,採千古遺韻,融百家精神。尤其是中年之后,形成了獨到的個人風格:汪洋恣肆,跌宕起伏,既充滿激情,又有理性,法度嚴謹,結字神奇,俏俊飄逸,行筆如神,具有強烈的視覺美感。可以說,毛澤東書法洋溢著無與倫比的才氣、豪氣、靈氣、霸氣、神氣,可謂一氣呵成,氣貫長虹,令人嘆為觀止,敬之仰之。欣賞毛澤東書法,我們能感受到龍蛇飛舞、大氣磅礡、豪放酣暢的書法藝術之美,更能感受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睥睨天地、獨領風騷的偉人風范。
毛澤東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領袖的形象蓋過了其他的一切。換句話說,他在其他方面的造詣,與他偉人形象相比,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他精詩詞、通書法,是中國當代的詩詞大家,書法巨匠,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杰出的書法家。毛澤東的書法具有強烈的藝術滲透力、感染力、親和力和征服力,從而成為中國書法千古一絕的毛體,樹立起中國書法藝術的一座豐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隨著改革開放事業的深入發展,包括書法在內的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代中國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沒有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發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們欣賞和學習毛澤東書法藝術,就是要充分領略毛澤東書法藝術對中華文化的偉大貢獻,學習毛澤東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光輝實踐,振奮民族自豪感,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以“實干興邦”的精神實施“文化強國”戰略,探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傳承與創新。
【作者簡介】
趙學勇,筆名雪涌,書畫藝術評論家、中國毛體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對外經貿大學客座教授,2010年參加紀念毛澤東誕辰115周年全國毛體書法展獲特邀金獎。2011年10月,作品參加法國巴黎國際文化節,獲“法中文化交流使者”榮譽勛章。
趙學勇為新疆書協副主席、錫伯文書法創始人格吐肯先生撰聯(資料圖)
趙學勇書法作品(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