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
人民網>>文化>>正文

《大先生》11月首演 將魯迅還原為有血有肉的“人”

2015年09月28日11:04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9月28日電  9月25日,是魯迅先生誕辰134周年紀念日。由文學評論家、劇作家李靜編劇、青年導演王翀執導、趙立新擔任主演,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出品制作的第一部大型話劇《大先生》日前在北京魯迅博物館召開媒體見面會。該劇第一次將魯迅作為有血有肉、復雜而本的“人”的形象搬上話劇舞台。劇本獲得“老舍文學獎”,演出也獲得2015年國家藝術基金扶持。《大先生》定於11月在北京首演,並將隨后啟動“追隨大先生腳步”的全國巡演計劃。

魯迅長孫周令飛發來賀電

《大先生》媒體見面會當日,恰逢魯迅先生生日,是他誕辰134周年紀念日。《大先生》的創作和此次活動,都得到了魯迅家人和北京魯迅博物館、中國魯迅研究會的大力支持。

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常務副館長、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黃喬生現場致辭。遠在台灣的魯迅長孫周令飛特意發來賀電,寫道:“大先生劇組全體同仁:欣聞話劇《大先生》即將於十一月在京上演,十分期待。我現在海外,雖沒有看過劇本,無法評說,但新一代人對魯迅的愛讓我感動。有機會一定前來學習、重溫魯迅的形象。謝謝編劇、導演和所有演員的勤奮創作,相信此劇有益於讓魯迅精神發揚光大。預祝演出圓滿成功!周令飛”

北京戲劇家協會駐會副主席、秘書長楊乾武,著名戲劇藝術家林蔭宇、著名劇作家過士行也都作為嘉賓出席,對魯迅及《大先生》的創作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並全力支持和期待《大先生》的上演。

編劇李靜:將魯迅還原為有血有肉的“人”

編劇李靜為文學評論家,劇作家。北京日報副刊編輯。《大先生》是李靜歷時三年的心血之作。

談及創作初衷,李靜說,她清楚一直以來,魯迅對太多中國人來說,是數代人的陰影記憶和語文負擔,一直是以 “斗士”、“導師”、 “匕首”、“投槍”、“棍子”等面目出現而被厭怕、被疏遠的“最熟悉的陌生人”,也是“被過度談論而又被誤解最深的文學家”,而她在《大先生》的創作中,則力求剝除層層歷史的厚繭,第一次將魯迅作為有血有肉、復雜而本真的“人”的形象,搬上話劇舞台。

《大先生》劇情從魯迅臨終前的最后時刻展開:當來自“天堂”的兩個影子回收專家快要把魯迅和他的影子分開的時候,他心中最牽挂的那些人陸續與他相會,並陷入對話和爭執——他法律上的妻子、舊式女人朱安,為他撮合了不幸婚姻的母親魯瑞,二弟周作人和他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他在《新青年》時期的同志胡適,他后半生的伴侶許廣平等等……魯迅的意識停止在對“天堂”的最后想象中,舞台重新回到了人間的氛圍。兩位革命青年站在他的遺體面前,發出了慨嘆。

著名藝術家陳丹青這樣評價《大先生》和李靜:“我們通常會說魯迅內心非常黑暗,結果我發現李靜的內心也很黑暗。她的‘魯迅’被她浸得很深,像是詳詳細細的長篇噩夢,然后她仔細鑽進腦子回想這夢。我很驚異她黑暗的想像力,而且這想象力好像貨源很足。”

導演王翀:以“傀儡”為意象的一場冒險

優秀青年導演王翀的二度創作,為《大先生》注入了“先鋒”和“實驗”的新鮮血液。他從劇作的精神中摘取出一個重要的意象:傀儡。在出品方的信任和支持下,他專程和團隊前往台灣宜蘭尋訪“無獨有偶”當代偶戲團,學習“偶”的制作和運用,並邀請美術家黃姒為《大先生》設計訂制了數個“傀儡”。這些“傀儡”在舞台上出現,豐富了作品的維度和涵義。除此之外,王翀在之前作品中多次採用的視頻影像技術,這一次也將與“偶”有機結合,呈現出令人耳目一新由值得深思的舞台語匯。

王翀表示非常感謝出品方和編劇的信任,給了他極大的自由來對文本進行二度創作:“藝術本身就是冒險行為,能夠先把成敗放下,而完全純粹地進行創作,打開想象力,令人振奮。”他同時表示,這部作品可能會挑戰觀眾既有的舞台觀看經驗,“就像一場襲擊。”但他也相信,自己的創作可以作為一個具有啟發意義的開始,“我的解讀,也許會給未來更多導演闡釋《大先生》這個文本‘撕開一個口子’。”

主演趙立新:要演近在咫尺的“大先生”

在劇中出演男主角魯迅的是著名演員趙立新,《大先生》能夠吸引目前影視邀約不斷的他出演話劇,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李靜寫出了一個初讀極陌生、細思又本該如此的魯迅。”趙立新說,“這是一部具有莎士比亞戲劇風採的戲,中國沒有這樣的戲。”談到導演王翀的創作思路時,趙立新說:“王翀有一種戲劇人單純的熱情和很多稀奇古怪的想象力,有意思。”

編劇李靜還透露,這部劇作最初並不叫《大先生》,而為作品最終定下這個涵義深遠的名字的,恰恰是趙立新。趙立新對此表示:“魯迅叫了幾十年,煩了,第一次看陳丹青的書獲悉這一稱謂,好痛快,好准確。我不要演萬水千山的魯迅,我要演近在咫尺的大先生!”

文化烏鎮:始於烏鎮,但不止於烏鎮

南方水鄉小鎮烏鎮,近年來由於創辦烏鎮戲劇節以及涉足眾多文化、影視、商務活動而在全國乃至世界上都名聲大噪,尤其對中國戲劇業界產生不少震動。

繼連續成功舉辦“烏鎮戲劇節”、推出“烏鎮戲劇孵化基地”之后,此次又首次正式投資出品話劇《大先生》,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瑜表示:“烏鎮的血脈裡一直都有極強的文化基因,烏鎮和戲劇的緣分也是古已有之。從搭建烏鎮戲劇節這樣的平台,到為優秀戲劇人、戲劇作品提供孵化基地,再到親自出手投資做戲,對於烏鎮而言,是非常順其自然的事情,關鍵是要選中值得做的好戲。”陳瑜表示,之所以會選中《大先生》這樣的原創劇作,正是因為看中這部榮獲“老舍文學獎”的作品濃厚的文化底蘊,而且魯迅也是浙江人,和烏鎮有著相通的血脈,“從木心,到魯迅,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來傳播這些文化大家身上的人文精神。”

據悉,《大先生》在完成11月的北京首演后,將計劃追隨魯迅的足跡,前往他曾經生活過的城市進行巡演。導演王翀說:“這也是一種特殊的致敬和祭奠吧。”

對於烏鎮出品投資的《大先生》選定在北京首演,並展開在全國的巡演,陳瑜說:“正如我們的陳向宏總裁所說:‘始於烏鎮,但不止於烏鎮’,也正如這部戲的名字《大先生》一樣,我們也要有大的視野,大的胸懷。” (趙佳琪)

(責編:黃維、許心怡)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